年初以來股市震盪下跌,符合先前說的價格衝太高,要有點修正。
個股差異很大,特斯拉跌30%,輝達跌20%,蘋果跌10%,台股跟美股指數也約莫10%以內。
此時我的作法很單純,指數跌了10%怎麼不買?
Albert Hung's Investment Blog 價值投資、可轉債交易策略、順勢交易 Money+雜誌最佳理財部落格Top 10、今周刊投資達人必修的10大財經網站、商業週刊十個素人投資學、部落格觀察財經類第二名。
知名投資人霍華馬克斯(Howard Marks)的備忘錄(MEMO)在最新一次的議題,提到了「資產配置」。而這也是我近期覺得有趣的議題,到底配置是為了什麼? 尤其是股債配置,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網路上有一篇規劃靠著高股息ETF退休的文章,一位網友規劃靠著高股息ETF,預估每年有10%以上的配息率,推算每個月可以領3萬的配息,夠涵蓋日常生活所需,所以只要有300~400萬就能準備退休.....
我們常會看到許多報導,只要某些高股息ETF配發了股息,就會討論這個股息相較過往是變高還是低,然後就有網紅用近期的配息數字或趨勢開始加減乘除,試著估算下一次可能會配多少。
然後也會有很多人,開始比較其他高股息ETF,配發的股息率是多少,討論是否這檔ETF高配息不復存在,應該要換別檔了......
第一檔高股息ETF 0056問世之後,就吸引不少投資人的目光,認為如果喜歡金流,就要買這類型的ETF。而在近期,包含00878、00919等各類型新型態高股息ETF接連推出,整個市場上充斥著各種挑選邏輯的高股息ETF...
前陣子再次看到一個很有趣的網路文章,貼文的人配置了幾檔ETF,然後提出了幾個問題,首先說有人跟他講,ETF是個騙局,要他不要買,其次則是問說他配置了這幾檔,這樣可以嗎?
在討論區常常看到網友貼了持有標的清單,大部分都是虧損,然後在網路上問人家,這些股票還能續抱嗎?
這是很有趣的現象,當初自己決定而投資的公司,卻變成要靠外人來給予意見才能做下一步決定...
知名投資人霍華馬克斯(Howard Marks)的備忘錄(MEMO)新出爐,內容總是越寫越有趣,彷彿也像是一種部落格的紀錄,留下當下對市場的想法。
這次的主題,是提到投資人總喜歡預測.....
回想前兩年,多少知名網紅都在鼓吹「不要買0050」。認為0050過時了,太大的比重放在台積電上,剩下都是老牌權值股,沒有高成長,也沒有高配息,不如買火紅的00878或者00919這類的。
就連今年初00940募集時,也會感到瘋狂,明明市場上已有0050不買,偏偏要去買不知什麼邏輯的高股息....
最近房價飆漲,已經成了主流討論的議題,就像當初ETF狂熱,會從身邊高頻率的聽到相關討論,尤其是之前從來沒提過的人,也開始提起ETF時,就知道有多熱。
房市也面臨一樣的狀況,身邊從不討論房子的,到處都在聊,然後實際去看房才發現,價格真的是無理的狂飆,每當覺得很貴了,隔幾天馬上又有新高成交,覺得不錯的物件,都是馬上秒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