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討論區常常看到網友貼了持有標的清單,大部分都是虧損,然後在網路上問人家,這些股票還能續抱嗎?
這是很有趣的現象,當初自己決定而投資的公司,卻變成要靠外人來給予意見才能做下一步決定...
彼得林區在他的著作中舉了一個例子,一般人要買車子,都要花上不少時間研究,才能決定要買哪一台。
但是提到投資,卻是什麼資訊都不用看,只要人家稍微提了一下,或是看到媒體有在討論,就急忙下手。
巴菲特也多次提到,如果一檔股票沒有意願持有十年,那就不要買。我對這句話的解釋並非每個股票都要持有十年不能賣,而是要思考,這股票持有時間拉長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未來對他更有利? 還是更加不利? 能否看的到未來幾年可能的情況,還是連下個月都難以評估,如果無法推敲,那買下去的根據是什麼?
雖然投資大師們耳提面命,但這些事情卻一再的出現在許多投資人身上。
很多朋友買了一堆持股,我都會好奇問這些持股怎麼來的?
聽得的大多是有人建議、朋友也有買、家人有買、網路上很多人討論、看到某個厲害的人有在買這檔.....但大部分沒有多少是回答靠自己研究覺得很OK才投資。
如果價格符合預期,那可能會感到開心,但往往事與願違,這些標的不是繼續抱著不敢賣掉,就是跟前面一樣,貼在網路上詢問大家,這些標的還有沒有前途。
我自己的做法,是每個投資標的都會有自己的論述,認為合理的價格,以及昂貴的價格,並持續檢視營運狀況,以及外面的訊息,確認自己是否對此標的還有信心。
如果不如預期、信心不足、難以判斷、或價格漲得太誇張,那自己就知道該做出改變。
很多人在自己持有股票下跌時不敢再買進,也是一樣道理,如果自己對公司營運沒有底,就會開始想,誰知道會不會更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