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美股大跌以及鴻海半年報不佳影響,台股跳空跌破季線,指數下跌125點。外資與大戶的心態皆轉為保守。
Albert Hung's Investment Blog 價值投資、可轉債交易策略、順勢交易 Money+雜誌最佳理財部落格Top 10、今周刊投資達人必修的10大財經網站、商業週刊十個素人投資學、部落格觀察財經類第二名。
2010年8月31日 星期二
2010年8月30日 星期一
寶來新興國家指數PART 4 :如何進行資產配置
透過指數投資,是個相當方便的投資元件。如果投資人選則指數投資,最好的結果是勝過其他主動基金的績效,最差的狀況,就是跟整體市場的績效相同。
在前面幾個部份,分別提到了幾個新興市場的展望、指數編製的介紹以及指數基金與一般主動基金績效之外,接下來的重點還是會回歸到這類型產品該如何投資配置....
2010年8月28日 星期六
20100828 Weekly Watch
因為太久沒寫Weekly Watch,所以我重新以之前最後一次寫的結論作為這次的開場白:
「短期而言,我們覺得市場驚喜並不會太多,目前還感受不到潛在能量將市場往上拉。
恰好之前許多市場都是震盪走低,也隱藏著潛在的賣壓。
加上基期影響,震盪整理的時間應該會拉長。
中期而言,我們覺得市場每次走低,投資人都可以試著進場佈局。
長期而言,我們很樂觀,並期待市場長期能帶來合理的回報。 」(2010.7.17,投資客日誌)
恰好之前許多市場都是震盪走低,也隱藏著潛在的賣壓。
加上基期影響,震盪整理的時間應該會拉長。
中期而言,我們覺得市場每次走低,投資人都可以試著進場佈局。
長期而言,我們很樂觀,並期待市場長期能帶來合理的回報。 」(2010.7.17,投資客日誌)
(圖片來源:經濟日報)
主動資產配置與被動資產配置
適度的資產配置似乎已經普遍成為許多投資人公認的投資觀,但既使如此,對於資產配置的調整認知卻仍有相當大的差異。
近期接觸一些負責資產配置的理財機構,雖然同樣都是資產配置,但這種配置方式是以積極主動操作為主,因此我把它稱為主動式的資產配置。反之則是被動式的資產配置。
2010年8月25日 星期三
2010年8月24日 星期二
2010年8月23日 星期一
寶來新興國家指數PART 3:了解新興市場指數基金
前兩個部分提到印度、印尼與巴西這幾個新興市場以及新興市場指數的組成後,接下來必須要了解的則是投資指數基金與一般海外基金的差異。
我們似乎發現到,新興市場的變動劇烈,一般主動式基金要能夠持續打敗大盤,似乎不是件容易的事....
2010年8月22日 星期日
2010年8月21日 星期六
2010年8月20日 星期五
看商周秒速人脈力- 談消息經濟
這一期的商周主題是秒速人脈力,這個題材我頗有興趣,所以後來也去借了一本回家看。
這次提到的內容談到大埔農地徵收以及蘋果電腦標錯價事件背後的訊息傳遞者,可能只是一個小小的發佈者,但可在很短的期間內發揮想像不到的影響力。
雖然主題不同,但跟我之前看過的一本書有異曲同工之妙。
2010年8月18日 星期三
寶來新興國家指數PART 1:為何要投資新興市場?
或許也有投資朋友跟我有類似的問題,雖然現在很多投資人對於指數投資的接受度越來越高,但是確還是感到可投資的商品相當有限,除了台股商品之外,似乎選擇不多,而若透過海外投資,又仍有些困難度。
因此希望有更多指數化產品的誕生,應該是很多人期盼看到的結果。
2010年8月17日 星期二
2010年8月15日 星期日
2010年8月12日 星期四
2010年8月11日 星期三
2010年8月9日 星期一
2010年8月8日 星期日
長期抱股的挑選方式
跟先前一陣子流行的趨勢投資專題又做了些差異區隔,恰好能符合不同讀者的胃口。
不過趨勢操作的計巧難度高,很多人可能看了眼紅,但是要執行卻又相當困難。
相較之下,買個績優股長期來抱,似乎看起來簡單的多....
2010年8月6日 星期五
2010年8月5日 星期四
2010年8月3日 星期二
2010年8月2日 星期一
好書推薦:「孫子兵法理財班」
很多人都想靠投資致富,有些人覺得理財當中最重要的還是投資一環,只要投資作的好,似乎其他都是其次。但是實際上,妥善的理財規劃,可能比我們想的還要重要。
我在很碰巧的一個機緣收到這本書,也讓我有另一個不同想法....
訂閱:
文章 (Atom)
-
今年仍然是個有趣的一年,許多預測再次被打臉.... 1.美國會陷入衰退→結果經濟依然強勁 2.美國表現持平→結果標普五百年初迄今仍上漲近20% 3.高利率影響科技股表現→Nasdaq年初迄今上漲37% 4.美國很快會降息→迄今仍維持高利率,市場認為會維持更長一段時間 5.高收益債...
-
(圖片:Pexels.com) 最近很熱門的議題,就是台股的ETF與債券ETF都非常火熱,兩者共同的連結點,都是資本利得加上高息的訴求,但隨著許多理財網紅的渲染下,似乎越走越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