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場盤中出現比較大的下跌,指數跌破季線後尾盤拉回,外資在期貨部位的態度轉為比較保守,多單減了不少,大戶也略為保守些,指數還沒有出現比較大的反應,不過這還是密切觀察。
指標:短多、中空、長空
指數上漲好一段時間,這時候出現了比較讓人留意的現象,可以後續持續觀察兩個指標,依然是外資的動向以及價格的反應。
我在對自己的投資標的以及市場的感覺,從上星期開始做了些調整,突破八千點之後,我把手中所有的台股基金都贖光。這有些是我先前陸續分批在下跌的時候買進的,也有很大一部份是我已經扣款好長一段期間累積下來的部位。
不過這些部位都在上週最後幾天清光,也讓自己能夠拿回多些自主權。
運氣還算不錯,這些資金算是有蠻不錯的利潤。
這些贖回來的資金,我有其他的打算,買進其他我覺得更有機會的股票。
----------------------------------
此外,今天有網友提到,如果是沒有時間研究個股的上班族,該如何評估投資標的呢?
評估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是對於沒有時間嚴格去挑選評估的投資人,仍然可以從比較能夠理解的部分開始著走。
通常公司過去持續的獲利能力仍然是首要條件,而對於未來,我會建議可以在內心去設想這家公司未來五年後可能的情況,公司是不是有辦法持續創造成長,維持優勢。
譬如可以嘗試設想中興保全這家公司,未來一兩年後的產業變化,有無太大改變? 有沒有可能又有高度的成長? 還是被競爭對手挑戰的機會? 目前感覺起來差異應該不大,未來五年後,可能變化也不會太大,或許沒有比較明顯的成長,也不太會有大幅度的衰退,在這樣的情況下,獲利能力就比較容易能夠衡量。
接著可以來換想像一下未來宏達電五年後的狀況,是否能夠合理預估,我可能對於下一季的產品能否突顯差異化,或者利潤是否還能夠維持,跟三星的競爭狀況是否可望好轉,以及微軟的新平台狀況如何都很難確定,對於更長一點的時間,那種對未來的信心就更薄弱了。
有時候嘗試去思考一下,應該會發覺,有些公司投資人比較熟悉,對於未來會有些基本的想法,而這些想法也有一定的可靠性跟依據,這些都可以做為未來選擇投資標的的一個基本準則,但如果對於把一家公司營運的時間拉長後,就發覺一切充滿了很多不確定性,那麼這樣的標的投資起來就比較容易會受到影響。
簡單的來說,試著想像一下這家公司未來三、五年可能的狀況,或許心裡面會比較有個底。
3 則留言:
這或許就是巴菲特講的他買的公司5年、10年甚至20年這家公司還會存在且獲利可能會比現在好的觀念,並且未來的表現是可以預估的,只是一定要有耐心等到市場失靈時買進。重點是如果明確評估價格目前是不是合理了。
感謝Albert大今日的解說,那對於標的心中有個底之後,所謂合理的價格該如何去評估呢?
謝謝
這個好問題,我想當作今晚的主題!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