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0日 星期日

有現金流需求,所以選擇高股息


(圖片:unsplash.com)

最近看到一個有趣的論述,投資人說我知道市值型ETF績效可能比較好,不過我有現金流需求,所以我選擇高股息ETF…..


這是個普遍但有趣的認知,投資人總以為高股息ETF有現金流,所以與市值型的標的不同,如果沒有現金流需求的就選市值型,有現金流需求的就選高股息型。

有的網紅就會說,看你需求來決定要買那種。

這是個奇怪的認知,彷彿為了現金流,整體總報酬是可以拋棄的,或者說,為了每個月讓基金公司幫忙把持股賣掉從資產分配的服務,報酬率可以忽視。

在共同基金有兩種常見的股別,一個叫做累積型,一種叫做配息型。

兩者的績效反應的是同一包資產,只是差別在於累積型的資產不會分配現金,而配息型則會將一部分的資產用配息的方式退給投資人,純粹為了投資人需要的「金流偏好」。

配息型的投資人相對累積型會有什麼差異呢?簡單說,同樣的投資資產,一個持續把資金取回,一個全部參與,那麼全部參與的累積型肯定更能享受完整投資報酬。

現金流這個動作,累積型的投資人也可以透過賣股份來達成。

回過頭來說,市值型ETF選擇跟高股息型ETF完全不同的投資策略,投資人可以先決定希望獲得怎樣的報酬。

其次,如果有現金流需求,透過賣出股份,一樣可以獲得。

至於高股息ETF的配息金流所帶來的效果,對投資人而言,只有兩個字「懶」跟「爽」,但對實質投資報酬來說沒有意義。


2 則留言:

昨夜小樓又東風 提到...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昨夜小樓又東風 提到...

狡兔有三窟,現金流亦是。

目前我以股息、債息和資本利得三者來建構現金流。

為了配息波動過大和配息來源單一,股息和債息都進行全球化投資。

為了資本成長性不足,股票進行全球化布局。

最近發現在股市最高點進行以資本利得現金化(台股,每年提領率4%,資本1000萬),若未來成長性不足,除非資本累積相當大的程度,否則短至約10年左右資產就會歸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