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31日 星期日

<好書推薦>公司的品格

這本書出版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最早是從PTT上面得知,不過沒機會拜讀。直到最近在圖書館看到,才趕緊借回家看。

這本書中舉出了各種型態的22個公司治理範例,有些可能大家都頗熟悉,有些則是之前沒留意過的訊息。對我來說,裡面大部份的案子我約略有印象,在當時報章媒體也都有報導,但時間過去,記憶力也消逝得特別快,難得有一本書把過去包含公司接班、股東會召開問題、經營權爭奪、股東利益被犧牲的事件都收入在一起,一次看完頗為過癮。




如書中所提的,相較於國外,國內市場對於小股東的保護比較缺乏,畢竟這是資本市場,玩的是資本遊戲,小股東想要的是公司股價變化帶來的機會,大股東要的則是小股東口袋的錢。

有時候看一些董監事持股比例極低的公司,就會覺得蠻有意思,主事者只付出最少的代價,透過股票上市換來高度的槓桿報酬,還附帶能運用公司龐大的經濟資源。

巴菲特早期也投資很多價值被低估的公司,然後等待價值發酵,但也多次被大股東跟董事會抵擋在門外,直到他把整家公司買下來,或是入主董事會去改變一切。但我們這些小股東,實在沒有太多力量去改變一間公司的文化與經營狀況,能夠選擇的就是出脫股票。

巴菲特的夥伴孟格常說,若他知道他會死在哪裡,他就不會往那個地方去。同樣的,看完這本書之後,投資人應該不難知道,什麼樣的公司型態與經營者的態度,可能嚴重傷害小股東的權益,如果你看到了,就不要往這方向去,也就是不要投資這類型的公司。

台灣的企業大多是家族企業,除了過去大型家族所經營,或是有政府支持的企業外,很少公司真正經歷過長期的考驗。因此我大多不對公司抱持著太長遠的期待,對於股東權益這塊,我則比較看重現金回報,譬如現金股利。

透過閱讀財報,你能知道公司如何賺錢,賺了多少錢,但與其把錢留在公司,我寧願他先把獲利實現給我,再保留部分的資金繼續營運。有充分的現金回報,至少有一定程度讓大股東跟小股東站在同一個位置。

沒有留言:

2024年回顧,與2025年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