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維基百科)
開始投資多年以來,覺得投資方式會隨著經驗而改變,但最感到有趣的,則是很多投資大師說過的話,會在很多年後回過頭來看,特別有感。
最近讓我有感的,包含巴菲特與夥伴孟格所說過的話。
巴菲特有句話說,他建議年輕人投資就像持有一張只有20個洞的卡片,這代表他一生中所有能投資的股票,每投資一家公司就要打一個洞,一但洞都打完了,就不能再投資。
這是個有趣的故事,重點是要讓人思考,投資不是求多,而是求謹慎理解。
很多人學得招式,就迫不及待的想去市場上闖蕩一番,把想投資的標地攤出來一大堆,每個都想參一腳。
我也曾經有過這種歷程,感覺什麼都有機會,買了滿手,每家公司其實只懂皮毛,只因為不想錯過任何賺錢的機會。
但隨著時間經過,跟著一起走長久的標的越來越少,每一段時間都問自己,對公司了解多少,然後就越來越多公司被放入「不了解」的清單被賣出,手上只留著極少數的股票。
孟格則分享說,巴菲特以往只重視數字,只看清算價值,這種投資方式很有賺頭,但其實很累,要付出的精力不少,但報酬卻容易受到規模限制。因此他幫巴菲特改變投資方式,專注公司的競爭優勢與成長性,用比較輕鬆的方式參與成功企業,資產也自然跟隨者企業成長而持續放大。
另外,孟格也建議投資人用不同心理學層面去思考一家公司為何能成長,如何保有競爭力,他的獲利模式是什麼,為什麼客戶會需要他而不是其他公司,公司還有多少成長空間,公司在做的事情是否符合策略方向。
前面的事都做了,剩下就是評價,好的買價,能帶來更好的收益空間,過高的買價,也許仍會賺,但相對抵銷了許多成長價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