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yourstory.in)
又來談投資組合了!
最近與人討論「投資組合」的邏輯與觀念,總覺得無法取得共識。
不過還是想再次陳述我的想法...
就我的觀點,投資組合,最基礎開始還是區分股跟債。
股跟債,是最簡單的邏輯,剛好從一家公司資金的兩面,以及不同的權利義務,不同的風險狀況,做區隔。
投資人可以當作股東,提供資金給公司,賺取股利與參與公司成長機會。
另外一面也可以當債權人,同樣提供資金給公司,賺取利息,以及獲得資金的保全。
所以持有股與債,算是最簡單投資組合的基礎。
股跟債,也應當隨著時間的變化,會有基本的利潤產生。
所以股、債的組成,透過不同資產的特性,在兩者間取得特性的平衡,同時參與市場機會,也尋求保全資金,變成了投資組合。
這是第一個層次....
而同時,同樣的股或債,或者說類似屬性的權益,還可以再做區分,有更細項的分散,譬如股票可以再分散國內、國外、成熟市場、新興市場,債券也可再細分更保守穩健的,以及較為積極的,甚至其他收益型的證券等。
這也屬於第一個層次!!
通常投資人在第一個層次,計算各種組合之間構成的比例,取得最好的收益結果,並且降低風險,最好是組成的最後風險,符合採用投組這個人的偏好。
----------
在第一個層次,基本上配置的邏輯,大多還是來自於過去的歷史表現,但市場持續在變動,所有的數據本來就有可能隨時間而不同,且市場本身的上漲與下跌,也會讓組合比例開始扭曲。
於是調整就會出現在此。
有的人會採取被動調整,不積極應對,由市場自由去變化,再定期介入,重新用最新的數據以及比例,重新將偏移的組合調整回應該有的位置。
通常這叫「再平衡」。
有很多數據說這樣的調整方式,會優於完全不做任何調整。
我想這部分的收益,有可能來自於景氣的循環性,讓這個動作剛好抓取到了市場有高有低的落差。
除了被動式的調整,另外也有主動出擊的方式。
相較於被動式的態度認為不會有辦法了解市場未來的狀況,所以只將已經偏移的結果重新導回軌道上,主動式的調整,則認為有辦法透過研究,看出未來市場變化的方向。
主動式的調整,就是覺得市場將走低,就調低持有部位,認為市場將走高,就調高持有部位,但整體表現還是控管在計算的風險下。
這個調整,算是投資組合的第二層次。
------------------
接著,就是第三層次的議題。
上面提到的,主要是市場的表現,但是實際上,投資人參與市場表現,仍有相當多種工具。
除了幾乎直接代表市場的指數型商品之外,大多就是選擇股票,或者直接投資基金。
選擇這種方式的主要原因,除了看對市場可參與市場優勢之外,另外還是希望透過更主動的挑選,賺到股票或基金表現優於市場的進一步利基。
在這個層次,大多關注的,就是如何不斷的找到能夠比市場表現更好的產品。
----------------------
總結:
投資組合的三個層次
1.依風險建構組合
2.依照市場變化去調整
3.挑出參與市場的產品
回過頭來想,如果要賣投資組合,到底要做些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