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不少有關於ETF配息的討論,持續引導著一種奇怪的誤解,把配息率視為等同報酬率。彷彿ETF的配息,跟銀行利息一樣,拿到就賺到....
第一個案例
最近在00940的群組看到有人一直看不到價格回到發行價10元,打算賣掉離開,去選別檔標的。
有人留言,就快要配息了,為什麼不先拿息再走。
很有趣的議題,什麼是「拿息」、「領息」?
也許主管機關應該換個更符合實際的名詞,例如「分割」之類的,比較不會誤解有多拿到一筆錢。
第二個案例
有媒體報導,提到最近陸續配發的ETF配息時,把配息率描述為「報酬率」。
彷彿配息就等於報酬,拿了約當年化8%的配息率,就等於賺到8%的年化報酬嗎?
第三個案例
有人在網路批評自己的父母,只會存金融股,一直叫他們換存ETF都講不聽,並說存金融股只能拿5%左右的配息,只要換去存ETF,少說都有8~10%的配息可拿,只要換存不同標的就能賺到更多錢,但父母都頑固不靈。
第四個案例
有人提到希望主管機關管控ETF的配息率,因為配8%太多了,如果大家都借錢去買ETF,只要借個幾百萬,就能財富自由,這樣大家都去借錢買ETF,不就都沒有人要工作。
如果有投資人覺得這些問題都很正常合理,那真該好好重新學習了。
有興趣的投資人可以思考這兩個問題:
問題1
同一檔標的配息當下,如果基金公司決定配息高或低,對我當下的財富是
A:當下配得多,我的總財富變多
B:當下沒變
問題2
更長期的期間下隨著標的價格持續增加,同一檔標的配息高低,對於我長期標的績效加上配息的總報酬是
A:配息高,我的總報酬高
B:配息高,我的總報酬變低
4 則留言:
要的是"配息"還是要"現金流"?
市場似乎比較想要配息。
我把回覆補充入文章中
問題1
我選A,心靈獲得滿足比什麼都重要。
問題2
我選A,領取高於市場的配息,我有信心面對一切股災。
很奇怪的心理邏輯
問題1,當下不變,但有配息爽度高
問題2,配息高的影響應該是,如果淨值往上走,總報酬會降低,反之亦然,但大家仍喜歡高配息,但捨去配息部位的資本利得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