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4日 星期日

談FinTech

(圖片來源:http://tech.fanpiece.com)

最近FinTech的名詞到處竄起,雖然在金融業界已經喊了很多年,不過對一般大眾來說,應該是這一年多來才慢慢有人知道這是什麼。




簡單拆解,就是金融與科技這兩個單字的結合,將銀行金融的幾個本質,存、提、轉、付、貸都用科技的軟體演算、數位平台或是技術載具加以延伸,提供客戶有別以往的便利體驗。

當然金融業除了銀行之外,還有其他產業,包含證券、保險、信託,因此證券相關的募資、投資、交易、資產管理,以及保險的投保、擔保,甚至證券化與契約等,都可以透過科技的提升找出機會。

但如同當初網頁時代的開始,許多公司以為把公司資料放到網頁上,就是數位企業一樣,現在也有相當多的業者,只是改個網頁、買個機器人、把原本實體的行為放在網路或是行動上,就稱為FinTech。

只是名詞解釋仍有層次上的差異,就像無法責怪把公司名稱放到網路上就認為自己已經是網路公司一樣。

除了FinTech之外,另一個很有名的詞彙叫做Bank 3.0。他的定義是這麼區分的,開設實體銀行叫做1.0,開設網路銀行、手機行動銀行叫做2.0,然後撇開這種實體與網路的分野,直接從客戶的行為建構金融服務的稱為3.0。

但有趣的是,很多人喊3.0但其實到底怎樣叫做3.0,應該也沒人能回答得出來,但倒是有很多業者號稱自己已經超過3.0,正往4.0的時代走,但其實可能只是多買了幾台Pepper機器人放在分行迎賓。

(其實真的有人喊Bank 4.0了,只是有人說是行動支付,有人說是物聯網,但相信很快可看到Bank 7 Plus)

也許我不夠理解,但並不是很認同所謂Bank 3.0的定義,其實金融的本質是錢的流動。所有阻礙錢流動的問題,包含速度、地區、信用、場所、工具等,都是需要持續改善的過程。

沒有看透事物的本質,也自然就不清楚前進的方向。其實ATM就已經是FinTech,因為他用科技解決錢流動的問題,每個FinTech的發展,應當都是為了讓錢能更順利移轉或存放。

我舉一個親身的例子,住家附近有個停車場,因為收費很便宜,所以我常停在那裡。但無人停車場收費有個很大的問題,一是繳費最高只收100元紙鈔,而且只收最乾淨沒皺褶的紙鈔,旁邊雖然還有個可以掃悠遊卡的機器,但是總是壞掉,因此錢的流動出了問題。

我也下載了很多支付工具,譬如Pi、KOKO、Richart、LINE,但沒人跟我轉帳。

說實在的,很多業者只是跟著趨勢喊口號,但卻沒往下思考,很多FinTech業者做的不是FinTech,而是錢的流動,而FinTech只是沒意義的歸類,但其他人卻只想做FinTech,而忽略事務背後的本質與深一層的內涵。

許多人看到的只有一個點,但真正有深度的是面,甚至是整個生態圈。

當國內很多人還在談什麼是支付寶跟餘額寶時,卻可能沒去思考為什麼微信跟阿里巴巴要在許多實體產業搶破頭,訂房、訂車、吃飯都要做,甚至跨過國門,不斷向海外延伸。

為什麼阿里巴巴要延伸到各領域,搜集各種數據資料,這些都是在從點連成線的過程。

而國內無論是第三方支付業者或是金融業者,許多都仍在單點上掙扎,有些已經理解要把服務延伸,才有出路,但有更多只有做出一個點,就得意自滿。



不過最大的問題,或許還是在金融監管上,雖然監管單位都會跳出來罵金融機構不思進取,但其實這都是喊給記者跟社會大眾聽,實質上最重要的限制仍是監管單位是否有意願開放。

只是不難想像,換個位子想,基於監管單位的職責,面對這麼多創新、不了解、不確定、持續變動的環境,監管單位沒資源也沒能力加以管控。

最好的方式就是一律不准,然後慢慢學習,什麼東西搞懂了,就開放什麼,不然開放一堆,出了問題業者可以拍拍屁股倒閉走人,監管單位要留下來善後,處理民眾與民意代表的怒火。


回到主題,固然FinTech的字面意涵是只要把金融業務透過軟體科技執行,就可以稱為FinTech,但能否做好FinTech,則是需要往更深一層的服務內涵持續挖掘,或是延伸服務的涵蓋範圍,讓錢可以流動,而金融業的角色,也是幫客戶轉動金錢的單位,當錢卡在你身上動不了,自然就會往能活用的地方走。



沒有留言:

00919? 00939 還是0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