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3日 星期日

我看純網銀 - 產品篇

(圖片:unsplash)

因為銀行業界即將審核新的運作模式,也就是「純網銀」。因此類似的新聞不少,而在初期三家參賽廠商只選兩家發照下,互相叫囂的機會就很多,媒體也很愛這種題材。

姑且先不提為什麼要有純網銀,以及純網銀會不會賺錢等議題,畢竟我也沒很清楚銀行的成本結構與獲利模式,所以僅想看看未來這些純網銀可以在台灣怎麼發展。




初步理解,國外的純網銀獲利來源多以貸款為主,如小額信貸、房貸、車貸、卡貸,其次才是其他手續費收入,如轉帳、刷卡,部分則有加掛投資等服務。

台灣在還沒出現純網銀之前,已經有出現幾個比較偏網路的銀行,也有採取類似純網銀的經營手法,在年輕族群還蠻具吸引力,但確實也凸顯許多經營困境。

有些困境不見得是業者的問題,還包含國內的法規是否允許發展類似國外的服務機制。

我試著猜想,未來純網銀可能的產品模式

1.存款
以純網銀都還沒出來,幾家銀行業者就已經開始殺起來了,藉由高利吸收存款,可能是必要的手段,也是主要獲客工具,但是給客戶高利是不賺錢的生意,會因為高利而來的客戶,也很容易就隨其他高利而離開。

通常業者可能的手段是先讓客戶對服務或運作模式養成習慣、趕快導引其他有獲利的產品、綁定客戶各種業務,增加它移轉的難度

2.卡
卡片利潤越來越少,跟高利類似,都比較像主要獲客的工具。在還沒純網銀出現,現在也已經很多家銀行都殺起高回饋,銀行的回饋是第一層,如果可以就再加上第二層支付工具(如街口、LINE)的回饋,再不然就再加上第三層通路商的回饋,或第四層商品業者的回饋。

純網銀的股東背景,大多來自四面八方,這種加層效果應該有機會出現。

3.支付
支付是一個特殊的戰場,一開始很多人說當客戶選擇支付工具,背後的信用卡就逐漸失去對客戶的掌握,但是目前看來戰場改變的機會不太大。

客戶通常難記太多支付工具,以自己的經驗,大概三種平台,第一種是選擇手機平台,不是Apple Pay就是Google Pay,另外一種就是App平台,不是Line Pay或街口,第三種是實體支付,不是悠遊卡就是一卡通。

4.轉帳
轉帳除了要求便利之外,對象也是個大問題。我自己家人每個人的主往來銀行都不同,常常拿錢都還是用現金。雖然LINE擁有很多客戶,但是我想用LINE轉帳,實際也找不到幾個人有綁定。

轉帳似乎未來不太賺的到錢,但可能是吸引客戶加入的誘因,據說很多年輕人會為了玩轉帳抽獎或其他任務遊戲,鼓勵同儕開設帳戶。國外也有自己不易運作,直接與外部Fintech合作的案例。

5.匯款
國外很多純網銀會解決匯款或換匯問題,在台灣匯兌是高度監管,似乎除了換匯手續費與匯價之外,不容易見到太多變形。

6.貸款
國外與對岸在貸款上都做得很靈活,除了法規架構彈性外,數據蒐集也比較容易,台灣在貸款也有相當多的法令限制,沒辦法像國外那樣快速撥貸。另外一個是對客戶的信用管理,同樣台灣好像沒有對岸或歐美對個人的信用評估方式,光靠銀行自己蒐集相當有限,倘若純網銀的股東來自五湖四海,也許有助於協助評估客戶貸款風險(譬如是否準時繳電信帳單)。但股東能跟純網銀有多密切的合作互動,就不得而知了。

7.投資
除了降低門檻與殺價外,能玩的變形似乎不多,國外有許多案例,受限台灣的法令架構並不適用,機器人理財可能是在沒有人員服務下的主要運用工具(但本身法令也是有問題)。

8.保險
國外保險似乎相當靈活,除了特殊型態的保險外,場域與客戶的行為也是能發揮的地方。只是客戶願意在數位投保的險種有限,國內法規對數位的開放也比較緩慢。


綜合以上產品,可簡單有吸客、留客與獲利三種,如何搭配運用,就看純網銀的功力。但可能貸款仍會是主要收益來源。

不過純網銀若只這樣,當然還是不夠。

更重要的還是獲客方式、能否建立生態圈,以及有無特殊的秘密武器,這段就留著後續分享。


沒有留言:

QQQ與木頭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