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外資與大戶的態度忽多忽空,指數沒有大的方向,通常對這樣的情況,都會選擇多保留態度觀察一陣子。
最近外資略為偏多,大戶也略微偏小多,但幅度不是很大,所以還是就多看看後勢....
這聽起來很廢話,不過卻是最近的感想。
在這個時點,其實是想要分批賣些標的,但是如果能夠讓市場來證明自己是對的,那會更好。
如果後續市場開始緩步走跌,或者有其他比較明顯的訊號,那就可以開始賣些掉。
反之,如果市場氣氛還不確定,或者偏多的訊息還很強烈,那是可以再多等一下子,也許會一直往上走。
最近是緩緩漲格局,很吸引人加入這個上漲的行列,加上市場的訊息又普遍正向,選擇多等待機會應該是比較好的。
-------------------------
最近去聽了場投資說明會,看看市場上目前普遍的看法,結果與預期差不多。
主要包含了
1. 美國兩黨仍極力避免財政問題影響經濟復甦,Fed努力壓低利率,對企業復甦與房地產景氣恢復有效益。
2. 歐洲債務問題仍大,但歐洲各國政府仍有誠意努力解決,避免問題擴散,而且與美國一樣寬鬆資金。
3.日本政府獲得民意支持,同樣採取寬鬆資金刺激出口,股市有正面表現。
4.中國大陸經濟仍在掌控中,城鎮化持續努力,三月份新的經營階層交接會有一番作為,市場表現不會太差。
聽起來今年度的訊息很正面,反觀末日博士所說的超完美風暴,感覺不太有發揮的空間。
且反觀去年與前年底的市場態度,對於歐債的問題擔心的要命,又是美國降評,又是財政懸崖,到處都有負面的訊息跳出來嚇人。
景氣對策訊號連續亮藍燈,大家搶買債券基金,股票基金敢進場的人相對少。
今年看來市場氣氛比較樂觀了,加上市場不是快速拉升,而是緩步墊高,投資人也比較願意進場佈局,對股票投資的比重開始增加。
不能說刻意要鐵齒,說當人家看好就要反手賣出或放空,但仍有個基本的衡量原則。
就是評估大多數主要的投資標的,看看價格是否合理,還是普遍偏貴,如果大多數的比重都是偏高,那我覺得是該減碼,或者減少進場。市場有時候不是一下子反應,但總是來來去去。
政府的態度相當積極作多,不過世事難料,以比較高的價格進場,承擔的風險偏高,能獲得的利潤有限。
我對投資標的比較龜毛,設定的條件也多,接下來又得多花點心思看還有沒有其他更好的投資機會了。
2 則留言:
想請教Albert大
"'明顯的訊號'",那就可以開始賣些掉
可以舉幾個例子或你常參考指標或參數
謝謝你
邁向財富自由
沒有固定的指標,就是加總在一起的感覺,包含外資的空單、大戶的空單、指數的位置、主流股的狀況、指數有無突然的大幅度下跌、周遭人們的看法與氣分等等.....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