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作關係,常接觸到互聯網、互聯網金融與FinTech議題。
很多人都會喜歡直接看看國外與大陸做了些什麼,然後就想直接套用搬來運用。
剛好最近也看了幾本相關書籍,有些是台灣這邊寫的,也有對岸寫的。從內容中會發現有頗大的差異,台灣寫的大多只寫方向,描述對岸做了些什麼,什麼叫生態圈、互聯網可以連結租車、借款、投資,但這些對執行者來說都還是很表面的訊息。
而對岸寫的也許是所處在實際環境中,所以寫的就比較細,會更多描述每個BAT這幾家公司每個產品發起的原因、如何從眾多競爭中脫穎而出、增加了哪些功能造成大流行。
這些種差異,也跟學習投資差不多,看你學的是表層概念,還是細部思維。
譬如說,大家知道蘋果在做生態圈,但是沒有往下仔細研究,可能不會發現他們每次的發表會,都透露著他們生態圈的想法,每一個產品都不是獨立存在,而是不斷藉由各項產品與用途拼湊成一些持續性的使用情境。
Google的生態圈看起來亂無章法,但背後同樣有一個共同的邏輯,就是確保客戶有搜尋的需求,以及使用搜尋的接點。
大陸在互聯網+的思維,許多也是從客戶需求延伸。譬如在淘寶網上的人陌生缺乏彼此信賴,因此有信評、即時通。怕付了錢收到不對的東西,所以有第三方公信的支付寶。擔心客戶沒有在支付寶放錢的意願,所以有了餘額寶。因為怕被競爭對手搶走支付的接點,所以跨業投資計程車、旅行社、還有海外支付平台。怕客戶因為收貨時間太長,所以阿里巴巴自己介入運輸業。希望有更多小企業得以開業,所以開始從事貸款,又因為貸款需要信用,所以透過數據建立網路信用機制。
每一個策略,背後都有成形的原因背景,同樣是互聯網+,有的會成功,也有更多在一開始的思維就註定失敗。能夠多往下問為什麼如此,思考的越多,成功的機會就提高。
套用在投資領域也是如此,有些朋友只問要買什麼? 要不要賣了? 了解這些,就如同前面研究這些產業只看方向卻沒瞭解原因一樣。他們應該要再往下問,為什麼這樣判斷,你看了哪些數據,你怎麼思考這件事情,哪些是你知道的,哪些是你也不知道的?
這陣子看一本講巴菲特旗下CEO的書,在還沒看之前,只知道巴菲特都投資一些有獨佔性的產業,然後用很便宜的價錢買下。但是往下看,才發現巴菲特投資的這些經理人,都有神奇的特質,除了所處的產業很值得深入研究之外,經理人本身的性格也相當有趣。他投資的這些公司經理人本身就已經相當傑出,其他共同的特徵是熱愛自己的工作,幾乎都是喜歡上班更勝於休閒活動,其次是很專注,他們每天只想著如何拓展業務。除了專注,每天都在想如何降低成本,辦公室弄的最簡單、經營階層最簡化,除了有效的併購外,就是致力於降低成本。
巴菲特的經理人都是傑出經營者,但是他們都認為巴菲特遠比他們聰明更多。了解這些,會更謙虛的看待巴菲特驚人的投資績效。而巴菲特傑出的投資績效,面對近幾年的大盤市場表現也沒有好上多少,因此會更謙虛的看待市場指數的表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