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5日 星期六

Point雜誌邀稿:最簡單也最有力的投資



這篇是最近一次的邀稿,內容講的是ETF。




最近遇到一位朋友跟我聊到股票,先是跟我報了一隻明牌,接下來又再聊到他投資幾乎沒賺過錢,問我有沒有什麼好康的標的可以推薦。我說我常常樂意跟人家推薦標的,但是我推薦的幾乎沒什麼人願意採用。是什麼標的這麼不受歡迎? 答案是台灣50指數基金。

我先前一直在想,為什麼這支標的如此不受歡迎,不只是不受青睞,甚至很多人不屑一顧。原因不外乎是因為這支標的太簡單、太單純了。投資人喜歡那種刺激的期待感,對於未來有高度的夢想空間,對於買下去之後表現平淡無奇的就不感興趣。我漸漸發覺,很多投資人去投資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賺錢,因為要賺錢的人會去思考利潤的來源在哪,而大多數的投資人投資的目的是為了一個對賺錢的樂觀期待。

台灣50指數基金不僅交易方式很簡單,可以直接跟股票一樣下單,他選股方式更簡單,就是每季評估一次,將台灣市場權值最大的前五十支股票列入組合當中。通常前五十支權值股都是獲利良好、具有競爭力,較受到投資人青睞的標的。如果有股票表現很好,市場自然願意給予高評價,那麼這支股票就有機會列入組合當中。反過來說,假如股票營收下滑或競爭力衰退,開始不再受到投資人偏愛了,那麼這支標的就會被剔除在投資組合之外。因此投資台灣50指數基金等於買進一個評選機制,永遠持有市場最受肯定的五十支股票。

換種方式來說,很多人會去持有中鋼、台塑、台積電、鴻海等這種具代表性的股票。不過隨著時間變化,很多產業會有興替,企業本身的競爭力也會大有不同,光以國外知名的道瓊工業指數設立開始到現在,很多當初列入指數的一流企業不僅不在指數名單中,甚至有些也早已經不存在。就算是近幾十年間,成分股也是不斷更換輪替。連這些全球最知名、一度最頂尖的企業都可能衰落,更何況是台灣的企業。

我們假設如果兩個人同樣看好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權值股,一個買進台灣50指數基金,另外一個是直接買進成份現股。直接買進股票的這個人,很可能一兩年之後,手上的成分股很多已經因為產業變遷而衰退或是被後繼者取代。也許過了五年後,原本的五十支最佳明星只剩下三十支還能名列前茅,再過了十年後,則可能只剩下十支還能勉強維持住地位。但是買入台灣50指數基金的人則有不同,由於他是每季重新檢視一次,因此只要表現優異的公司隨時有可能列入投資組合當中,同時當公司表現衰退,也會自動踢出投資組合。

投資台灣50指數基金,就像帶著美國籃球明星雲集的夢幻球隊去打球,但並不是永遠帶領著美國夢幻一隊去打每一屆的奧運(想想看現在發胖老態的這些選手要怎麼再拿金牌)。而是讓你保有權利,在每次的奧運比賽中都能夠直接從NBA眾多明星中選出當時表現最好的球員上幫你上戰場。麥可喬登是最頂尖的籃球選手,不過你會讓喬登幫你連打兩三屆奧運?還是享有一個隨時能招喚當季NBA MVP幫你拿下金牌的權利? 投資台灣50指數基金,你就是永久擔任美國夢幻球隊的教練,手上永遠是一時之選。

沒有留言:

2024年回顧,與2025年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