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ert Hung's Investment Blog 價值投資、可轉債交易策略、順勢交易 Money+雜誌最佳理財部落格Top 10、今周刊投資達人必修的10大財經網站、商業週刊十個素人投資學、部落格觀察財經類第二名。
2017年8月13日 星期日
為什麼要買反向ETF
最近看雜誌報導,台灣五十的反向放空ETF規模大幅衝高,而且大眾投資人在過去這段期間也不斷加碼。
雖然手中沒有詳細趨勢資料,不過若以身邊的朋友來說,確實有不少偏好反向ETF的人。
甚至打從反向掛牌開始,就有人持續在佈局。
理由不外乎「當作避險」、「市場已經在高點」。
也有人認為萬點趨勢肯定往下,因此把投資反向當作「中長期投資」。
雖然投資人逐漸接受以ETF作為交易主軸,但很有趣的是基於投資性格強烈,基本原型刺激感有限,大家反而偏好槓桿或反向放空型,這與指數投資的原意又落差很大,反倒像是指數期貨的替代品。
我問過很多朋友,對他們來說,除了非常強烈的「主動」判斷之外,另外「賺太慢」也是不願只投資原型的原因。
在投資的世界,投資人總是期待快速賺取高報酬,難以接受長期跟隨市場增值的論調。
但是投資反向的,卻似乎是與市場長期方向背道而馳。
之前金融海嘯過後,有朋友跟我說,原來投資的秘密就是四千點以下進場,八千以上賣出。這道理很簡單,所以他等待下次進場機會。
我說也許,可能遇到,也可能一輩子遇不到了。
台股表現並不算亮眼,但以總報酬計算的加權報酬指數光以去年底看,就已經達1萬5千點以上,到目前8月則是超過1萬7千點。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圖片:Pexels.com) 被稱為歐洲股神的科斯托蘭尼,曾經在他的書中引用一句話「下跌時,沒有小麥的人,上漲時,也不會有小麥」。 其實這句話在多年前第一次看到,並不是很理解意思,但隨著時間經過,慢慢對這句話有了自己的解讀......
-
(圖片:pexels.com) 網路上有一篇規劃靠著高股息ETF退休的文章,一位網友規劃靠著高股息ETF,預估每年有10%以上的配息率,推算每個月可以領3萬的配息,夠涵蓋日常生活所需,所以只要有300~400萬就能準備退休.....
-
(圖片:unsplash.com) 股市從樂觀的高點快速下跌,各市場約莫跌了10~20%。 許多看著股票漲才進入市場的股市小白們,驚慌的詢問怎麼才打算要好好安穩投資,想不到卻遇到這麼慘的下跌,這是股災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