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pexel.com)
在談到退休,有個國外很重視的觀念叫「Glide path」,就是退休投資應隨著年齡增加,逐步降低股票部位,直到退休階段,保留很少的股票,持有較多的固定收益或現金.....
這個觀念有許多投資大師不買單,但我自己是蠻認同的。
講兩個例子,一個身邊年輕後輩,問他們都如何投資,有不少人是從接觸期貨選擇權開始,或是研究賺波段找飆股,希望找到賺很多倍的投資,對於每年賺4%的配息或長期增值看不上眼。
原因很簡單,他們起薪低,扣掉生活開支頂多幾千元,若買個配息4%的標的,可能只有每年幾十元的收益,連買星巴克都不夠,要能夠提早退休,沒有讓五萬變十萬,十萬變一百萬機會的都難吸引他們,他們要能夠一次賭翻身的機會。
另一個例子是資產很高的長輩,手上累積滿手的投資部位,已經屆退,在這次市場大跌下,看似到手的資產轉眼間瞬間大幅打折,原以為可以寬裕的退休生活,變得更多不確定性,只能期待市場快點恢復。
「Glide Path」保持著類似觀念,符合人性也符合現實。
年輕人,投資金額低,遇到市場風險,因為有持續薪資投入,所以恢復機會高,再者距離退休要用錢的時間還長,中間可能經過多個景氣循環,既使遇到景氣差,未來都有相當高的機會轉好,因此可承受的投資風險應該可較高,嘗試更積極參與股票市場報酬。
老年人,累積一輩子的資產,未來沒有持續收入去補充資產,反而要從既有的部位中慢慢領取,距離要用錢的時間短,若遇到市場變差,也沒有時間等待,只能接受用較差的價格賣掉資產取出金流,因此可承受的風險相對較低,
當從年輕到老,就有兩個變數,一個是金額會逐漸越來越高,一個是距離要用錢的時間會越來越短,這時資產承受的風險,就較適合隨資產或年齡變化而逐步調降。
這是基本觀念,但也可以運用在不同情境,每個投資人都應思考資金可承受的風險與時間,一但錯置,就會變得無法承受。
舉例來說,前陣子在網路上看到有投資人貸款去重壓石油正二ETF,就碰到時間不對(沒有足夠時間等待)、金額不對(金額大過可恢復能力)、風險不對(無法承擔賭注失敗),當人們只看到好的一面,卻沒有對等衡量風險,當不如預期就會損失慘重。
也許這些賭石油在低點的人方向是正確的,未來油價可能會恢復過往的高價位,但因為方法錯誤,也等不到那時候。
但這種做法,仍有不少反對意見。
第一種是是否考慮時間因素,巴菲特在波克夏給股東的信中提到未來給另一半的遺產回90%投資在標普500指數,另外10%投資在短期公債,這是僅考量風險,但沒有考慮時間,對他們來說生活費無虞,提領時間不是太大問題,既使遇到連續數年的市場低靡也不致於斷炊,但若有時間因素,風險配比就會改變。
第二種是追求收益最大化,他們認為何必這麼僵化,這輩子就是為追求收益最大化,不斷的存錢,不斷的投資,只要賺到一大筆錢,遠超過退休生活所需,那下半輩子就快活了。
但這種人沒有考慮到市場有太多的不確定性,可能太輕忽風險,簡單的假設,如果退休需要1000萬,原本手上已有1000萬,但在退休前一年遭遇股災,市值只剩一半500萬該怎麼辦? 要為了市值最大化,去賭一年內能翻倍的機會嗎?
第三種是認為應該擇時因應,如果股票市場大好,為何不積極參與,順勢賺更多錢呢,如果市場不好,為什麼不就保守一點呢,等市場恢復再投資,但實際上,多年驗證,大多數的人是無法持續正確地做出判斷。
以近期股災為例,雖然市場大跌,但不過就是把這兩年的報酬跌掉,若說有賠錢的人,應該都是這兩年才大筆進場的人,而為什麼會有人在這兩年大筆進場,而不是在兩年前就已經佈局投資,答案很簡單,因為從2009年開始市場起漲,第一年只有少部分的人敢放手投資,漲了五年,又有些人稍微敢投資,漲了八年,又有部分的人敢投資,但到今年已連續漲了十一、十二年.......終於大部分的人按耐不住了,錯過了十年的漲幅,此時不重壓更待何時。
最近身邊手頭寬裕的人敢找機會進場,手頭不足的人則勒緊褲帶,擔心連續壞幾年搞不好減薪失業,那還有錢投資股票。
市場是景氣與人性的交錯,個人覺得Glide Path是不錯的應對方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