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5日 星期六

等待黎明還需要多久?

 去年底到今年已經快過完,整個市場呈現持續性的跌勢,許多投資人都被折磨到不知希望在哪裡。而通膨議題一再被提起,過往沒有在注意的投資人也不得不跟著關注美國聯準會的利率決策。


接下來的市場機會怎麼走?

整理目前資訊與看法如下:

1.市場

市場關注聯準會的決策,雖然明知很鷹派,但總會期待聯準會縮手,只是聯準會目前態度覺得還沒達到目標不能輕易停止,帶給投資人一個升息訊息就是「慢、高、長」,亦即升息步調緩慢,升息幅度會更高,時間也會拉更長。

樂觀的看法是美國升息高點落在明年Q2,接續可能維持高檔一段時間,並在解決通膨問題後在2023底~2024初回歸正常利率,也就是開始降息,所以股市低點可能在升息高度明確反應的明年Q2前後落底。

悲觀的看法是認為基本面還沒充分反映在股價上,衰退才即將到來,明年上半年度會是慘烈的局面,要樂觀也須等到聯準會解決完通膨的事情,經濟慘烈後開始恢復資金寬鬆,表示落底可能在明年下半年之後。

比較有差異的幾個認知點包含知道經濟狀況如此,但股價或債券價格是否已經先行反應? 以及聯準會到底是太低估通膨問題,亦或太低估升息所帶來的危害才正要發酵。

2.評價

前兩年市場大好,投資機構分享的數據都是成長率,比較那個成長率比較高,但市場反轉後,又回歸看基本面評價。

看著評價資料,不難感受到前兩年的評價有多昂貴。現在股價已經有相當修正,美國主要股市下跌20%~30%,雖恢復合理位置,但尚稱不上便宜。

無風險的利率機會也是股市的評價成本,投資人自然會在兩者之間取捨。

身邊朋友說股市跌到這樣真的很慘,沒有離開市場的投資人應該幾乎都是虧損。

我認為這是太短期看待市場,如若把投資期間拉長,會發現受影響的其實是這兩年因為寬鬆與投機所帶來的影響,但長期投資人仍在成長的軌道上。

這也再次提醒投資人,要抑制投機有多困難,而其代價有多大。

3.布局

每個人都知道如果哪天出現大跌,狠狠的買進就能大賺一筆,但這些人往往忽略的是大跌總是伴隨著最令人恐慌的消息而來。

對於長期投資人來說,追求的是評價與成長,而若忽略評價,為成長所付出的代價就太大,因此評價便宜的機會出現,自然需要把握。

我給身邊朋友的建議,是目前主要市場若跌20%以上,則以跌20%~50%分配投入資金,未來市場狀況如何變化沒人知曉,但用比較低的價格買進長期布局標的,總是站在勝率較高的一方。

聯準會的資金態度可能是關鍵,但既然聯準會自己也是摸著石頭過河,也就不用期待精準猜測了。


題外話

1.先前有人用歷史走勢說升息就是市場好,降息就是市場壞,這個結論對應這次的市場就會顯得很好笑,投資人反而認為升息股市會變差,期待靠降息救市場,結論完全翻轉。我認為不用相信這種對於利率怎樣就會怎樣的說法,雖說資金寬鬆確實對市場評價有利,但不同時期的利率環境與經濟狀況各有不同,不是光用兩者走勢圖去解釋。


2.對於股債兩者是蹺蹺板的邏輯,普遍認為資金就在這兩個市場間遊走,不是買股票就是買債券,但一個利率變化,變成讓兩者同向,面對機會成本上升,兩者都變成投資商品受到評價打折,市場才發現原來玩家不是只有這兩者,還有第三者。

3.市場大好時,投資人眼中看的都是成長,只要數字亮眼,再不合理的評價都變得有理由,而在市場不好時,又過度看中評價,用極短期的資訊看待市場,而非長期,導致不斷的發生過度樂觀與過度悲觀的進退失據。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