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2日 星期六

市場的童話故事:共享、去中心化、元宇宙

 (圖片:Unsplash.com)

投資市場總是能夠包裝新話題來吸引投資人,我是投資老古板,不過老古板也有老古板的好處,減少了誤入歧途的可能。


第一個包裝:共享

之前有寫一篇文章諷刺共享,因為共享背後其實就是租借,共享計程車說是車子閒置所以共享出來,但又附上一個司機,有趣的是不是說車子閒置嗎? 怎麼連司機也閒置了? 而共享房屋變成閒置房間,外送員變成共享時間,但大部分都知道那些分享出來的目的都以出租為主。

接著共享辦公室,與出租辦公室有何不同? 差別在租期較短,接著共享單車、共享雨傘....也出爐,而這些早在二三十年前就已經有了所謂共享漫畫,就是漫畫店老闆將閒置不看的漫畫共享出來,讓想看的人去看。

幾年過去,共享這個詞似乎變得不那麼吸引人。(相關文章參考文末)


第二個包裝:區塊鍊去中心化

區塊鍊的支持者認為傳統金融機構採中心化,政府亂印鈔票造成價值減損,而且交易成本高無效率。

結果實務上,區塊鍊的虛擬貨幣並沒有去中心化,反而將自己的貨幣交給沒有任何監管的交易所代為持有,而交易所將貨幣拿出去借貸或炒作,貨幣持有人反而血本無歸,以為只要持有區塊鍊貨幣就不怕被串改,NFT也是類似情況,持幣人以為自己在一個很安全的環境,但其實所有權在哪可能都不知。

其次炒作貨幣的損失,可能遠大於通膨的減損,貨幣本身的價值在哪不得而知,許多價值沒有任何支撐,純粹靠信心與吸金來支撐,一旦信心潰散,這些虛擬貨幣就是一文不值,所以虛擬貨幣的價值保全能力在哪不知。

而交易更是有趣,過高的交易成本與耗能,使虛擬貨幣幾乎無法支應正常生活交易所需,所謂的交易只是為了投機價差,所以交易能帶來的便利性與低成本在哪不知。

當投資人面對借出貨幣可以賺到好幾趴的報酬,把這報酬當作定存在養,但卻不知道錢借出去是到了哪裡,過往金融市場歷史經驗,願意支付這麼高利率的,不是有更高的報酬機會,就是走投無路,而這麼高的報酬又為何而來也不知。

(相關文章參考文末)


第三個包裝:元宇宙

透過操作角色在虛擬世界生活,從數十年前的遊戲就開始,玩家可以選擇自己的角色裝扮,在不同場景跟其他玩家互動,隨著遊戲規則要生活或打怪都可以。其次早期就有線上通訊,也有視訊,而元宇宙的包裝,就在這基礎上再創造個新名稱,但背後仍是類似概念,操作一個小人物在虛擬世界遊走,或是透過視訊看看遠端的人,透過文字或語音來互動。

業者建了一個虛擬世界,讓玩家瘋狂搶購,說虛擬世界的土地會跟實體一樣珍貴,只是這個邏輯我實在難以理解,也許在某一個數位世界的資產有稀缺性,但數位可以變出無數個世界,而真實世界只有一個。


未來想必還有更多的有趣故事會出現,看到底是劃時代的改變,還是老酒裝新瓶。


題外話:

對於虛擬貨幣的支撐信心來自哪裡? 與公司有著實質營運不同,也跟政府發行貨幣有政策支撐不同,幾乎來自於炒作,貨幣持有人會說,其實我們也是做了很多專業的研究,因為發行人有相當經驗,或者因為有某個投資大師也買,因為這些人都比我們聰明且專業,既然他們都買了,這貨幣肯定沒問題。



延伸閱讀:

Uber經營模式.....淺談

沒有留言:

00919? 00939 還是0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