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政府基金委由投信代操,結果發生經理人與外部人士勾結,先自己與關係人先認購股票,再來拉抬,政府基金變成抬轎的資金,讓民眾的錢套在高點,損失丟給大家承擔....
政府為了防止類似情況發生,想限制政府基金不要買海外來台掛牌,或者比較冷門的中小型股,結果造成市場反彈.....
媒體之前還在報導,說很多TDR公司掛牌之後,結果股價狂跌,讓大多數的投資人都受傷,只有少數幾檔標的得以避免。
還有海外公司來台掛牌的F系列,也有許多因為財務不透明,所以投資人不容易了解,許多標的掛牌之後也是股價狂跌.....
這種問題還真難解,前面才報導完外地掛牌公司不透明的狀況,後面就改開始報導,說這些掛牌公司聽到政府基金說不能投資這些標的,似乎讓這些海外掛牌的公司有被汙名化的感覺,紛紛打電話來抗議,也說自己被政府騙來掛牌,結果情況比想像中要差。
很多事情似乎是一環串一環,但這也是這市場的生態。
無論想要掛牌的是什麼樣的企業,其實目的都只有一個,就是要投資大眾口袋裡的錢。
既然目的是要錢,自然免不了要美化包裝,加上市場氣氛的擁簇,只要把期待感拉高,同樣一張股票丟到市場上,就會能吸到更多的金錢。
所有的老闆都會無所不用其極,來想辦法搶投資人的錢,投資人自然也不能怪說為何老是看到有人受傷。
同樣是搶錢,有些老闆是搶了錢,人就跑,有些則是向投資人要了錢,但是讓投資人有機會共享成果。
回過來看,政府基金避免經理人手腳不乾淨的方式,限制投資標的當然是最快的方式,但手段太粗糙,就容易造成社會觀感不佳,但也很難把過濾的任務交給投信公司去處理,因為投信公司自己也沒辦法過濾這種問題。
這問題還蠻難解,不過救不了政府基金,至少先救自己手上的部位。
沒誠信的公司太多,能少碰一家,至少就多安全一分。
2 則留言:
這讓我想到以前唸高中的時候,女同學間很流行穿當時日本女高中生傳過來的長統泡泡襪,訓導主任自己在朝會上宣佈禁止,結果合作社自己就在賣~~~
我是比較不覺得要東禁止西禁止
我比較偏好的方式,一來是對投資人充分的教育
二來是對公司的透明,該申報的要充分申報,要揭露的訊息也要夠多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