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3日 星期六

評價的思維

(圖片:Unsplash.com)
 

前陣子提到評價,一般人所想的可能是透過精準的邏輯或公式計算股價應該值多少比較合理,在市場上有蠻多類似的機制,計算本益比或殖利率去估算股票價值偏高或低.....


我自己的作法並沒有那麼複雜,主要環繞在幾個點:

1.有持續性的收益與獲利

如比特幣、黃金這類資產是沒有孳息或收益的,放個五年、十年若沒有賺取金流或收益,那麼這個資產只是一直保持原狀,買的人只能期待未來有人會用更高的價格買入。

2.未來增長的機會

我先前買了許多股票是以賺取孳息為主,公司營運穩健,但大多是賺取穩定金流,公司賺到的利潤不一定有持續成長機會

3.買入的價格

透過前兩個要點,通常投資人就有機會可期待在投資上賺得收益,但還有一個關鍵是付出多少價格換取這樣的收益,我以巴菲特舉過的兩個例子做參考...

(1)股票市場短期是投票機,長期是秤重計,意思是用很短的期間看股價,很難找到什麼叫合理,因為短期是透過市場投資人心理因素對股價投票所造就的結果,可能找不到合理的解釋,但長期股價是收益的堆疊,公司賺到的錢會從孳息回饋股東,讓股東去找更有效益的投資機會,或是投入公司繼續擴大營運以產生更多的金流。

(2)對於評價並不是看一個人猜測他是100公斤還是120公斤,重點是能分辨瘦、一般、胖。

這觀念不僅在股票上有用,投射在整個市場也是如此。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