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14日 星期六

「Line」的發想... 談競爭門檻

「Line」應該算是個日韓混血的通訊軟體,可以免費裝在各種智慧型手機上,也能夠灌在電腦上頭,透過各種可愛的圖像、語音留言、免費電話以及圖像傳輸等,很快的這種連線就蔓延開來.....




在「Line」出現之前,另外一套類似的手機軟體「What's app」也是曾經造成轟動,就目前來說,「What's app」仍是目前使用上的主流,連老闆傳話,或者跨部門討論,或是大夥人出遊,都會使用到。


不過「What's app」開始逐漸被「Line」給取代,「Line」的使用者也越來越普遍,最近很多雜誌不約而同的都在報導這家日韓混血的軟體公司未來策略藍圖,另外一方面,有一套中國的「微信」也很多人在用,需要跨兩岸聯繫的,可能都會考慮用這軟體。


提到這個是想講產品的快速變遷,以及競爭門檻,之前很多人以為ICQ會獨霸,後來Yahoo messenger靠著入口網站的優勢取而代之,後來又被微軟透過作業系統的內建優勢讓MSN能夠後來居上,Google想透過Gmail的力量,強化網路通訊這個領域,不過算是出師不利,很少人會在看信的時候還想要花時間跟人家聊天,這樣的利基讓Facebook給搶走。


我本來以為Google的Google+有機會追上,不過目前看來的策略沒有很成功。但Facebook也面臨到了相當大的危機,我不確定其他人怎麼想,但也許仍有相當多的人會上Facebook玩遊戲,但我也發現到很多人只想要它的好友聯繫功能,其他的需求逐漸降低,很多人每天用手機的Facebook App上線聊天,分享資料,但可能越來越少會上電腦他的遊戲。


這類型的軟體越來越多,彼此之間的競爭門檻也越來越模糊,你身邊熟識的朋友,可能還不容易要到Facebook帳號,但是只要知道電話號碼,可能很多手機通訊軟體就能夠馬上搭上線。而且每個人的習慣不同,有時候我用一個軟體傳給對方,對方可能用另外一種軟體回給我。


Facebook掛牌後價格走低,很多人都在罵這家公司沒誠信,以及承銷商有問題,但是仍有相當多的投資人看好他,認為經營者猶如第二個賈伯斯。


對於這類型的公司,看著彼此之間的競爭很有趣,但若當投資人,心臟要承受的壓力可能就大的許多。

另外一個例子是Groupon這種團購的網站,無論在國外或者在台灣都紅了一陣子,曾有個專業的企業顧問跟我們分享這些構想,提到一個很特殊的經營Model,就能帶來很大的利益,這聽起來很讓人熱血沸騰,但另外讓人想到的仍是競爭門檻,後來沒過多久,領導者還沒能拉開與競爭者的差距,就一同面臨艱困的經營環境。

自從在多年以前曾經因為看好某產業的前景,重壓了一大筆金額,後來產業方向看對了,卻因為進入門檻低而遭受龐大損失。

一朝被蛇咬,之後這個條件對我來說就幾乎是所有投資的優先考量。

宏達電在剛開始單純製造智慧型手機時很強勢,技術也領先,但競爭優勢逐漸降低,這點很多人應該都不難看得出來,競爭者有如Apple這樣從軟體與使用環境著手,也有如三星這樣從製造下手,讓他感到腹背受敵。

最近在看一些資料,雖然還沒完全看完,但這過程當中仍有些想法,很多公司的財務資料與年報看起來一樣亮眼,但更深入去想,有時候在太平盛世時大家都一樣好過,但時間拉長,可能就僅有少部分的有機會繼續維持優勢。

這些判斷並不容易,有時候也是取捨問題。

1 則留言:

hutocat 提到...

是阿,大家都知道長期投資好公司,但是難就難在如何區別一代拳王,或是能夠好很久的

2024年回顧,與2025年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