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給我看了一下目前我們家的保單狀況,保單來自各家不同的壽險公司,光理解每個保單的內容就夠讓人頭痛了,更何況要知道保單什麼情況有保障,什麼情況沒有就更困難。
手邊許多保險,從儲蓄、各項醫療、壽險到汽車、機車相關保險等,說實在的沒有一個保單是我能夠講出個大概保障的。
保險一直是我很想花時間去理解,但又很難理解的產品。
保險只是其中之一,此外手上一堆信用卡,也是不清楚每張卡有什麼權益。
幸好只有在投資這部分,自己的掌握度還算足夠,但是也有看身邊很多朋友,手上基金一堆,無論在銀行、基金公司、券商等地方到處買,也缺乏一套完整的整理。
或許複雜代表了細膩度,可以滿足各種不同的人所需要,但如果讓我來負責金融業務,我會致力於讓事情越簡單越好。
回過頭來想個有趣的問題,在看過蘋果電腦致力於精簡,帶給全世界不同的思維後,很多人對於一般個人電腦難以記住的電腦型號、過多的機型選擇、複雜的軟體安裝程序感到好笑,但除了電腦產品之外,金融商品也是另一個好笑的東西。
金融商品在我眼中,始終是個工具,用來協助人們完成不容易完成的工作,譬如透過信用卡解決必須持有大部分現金的問題,以避免皮夾被現金塞滿。現金的問題被解決了,取而代之的是皮夾被各種的信用卡給塞滿。
保險是為了滿足人們規避風險的需求,擔心意外、疾病、老年問題等,透過保險架構移轉風險取得安定,進而更專心於其他重要事務。但人們買了一堆保單,解決的只有自以為的心安,卻未必真的解決了風險規避的問題。
買基金是為了參與經濟與企業的成長,但這樣的基本核心觀念被抹煞,取代的是技術分析、報酬率排名、明星經理人、停損停利機制與頻繁的進出調整。
最近身邊有朋友在做個投資上的研究,區分不同層次的機制然後做成簡報。他問我這麼多的層次該如何分類,我告訴他我的答案只有兩種「簡單版」、「複雜版」。
再來想想,很多知名的部落格或者投資講師,為何能夠如此出名,廣受投資大眾歡迎。我發現關鍵點通常不是精確無比或細緻的分析技巧,而是把投資手法變成簡單的幾個步驟。
很想對這些金融商品的研發者說「別把事情弄複雜了」
(對於另外一些人來說,誰能夠幫客戶把這些複雜金融商品變得容易理解好管理,他就贏了)
以下是一個很棒的TED相關的影片,提供參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