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6日 星期五

Point雜誌邀稿:投資的技術分析



這是另外一篇接受Point雜誌的邀稿,不過我真是太文縐縐,寫的相當生硬。
寫的時候覺得還好,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但事後自己念起來都覺得很像在繞口令。





對於有一些些投資經驗的投資人來說,應該都會聽過有一種投資判斷方式叫做「技術分析」。通常這種「技術分析」是指投資人對於所投資的公司或者標的沒有太多預設立場,認為市場自然會解讀各種與有關公司的內外部訊息,消化後自然會將結果反應在股價變化上,因此投資人大可不用花太多時間去研究複雜的基本面、景氣面等問題,只要直接去觀察股票價格的變化即可。就一般我們大多數的認知,會把這種只看價格變化的「技術分析」跟實際研究公司基本面與財報的「基本分析」拆成兩派,各自擁護的核心精神。不過如果仔細去拆解,會發現其實兩種投資方式之間仍有不少相似之處。

在「技術分析」當中有兩種主要的判斷模式,第一種叫做「動能」分析,這種分析是捕捉股價變動的方向,透過一些設定去判斷股票價格移動的趨勢是否明確形成。一旦趨勢形成之後,就會介入這檔股票,然後順著價格趨勢變動的方向前進,像是搭便車一樣的順著價格趨勢走。而一旦這種趨勢被破壞掉,譬如價格開始下跌,或是震盪不前後,投資人就會將資金抽離,再轉為尋找另外一個趨勢形成的標的,然後就這樣反覆地進行。與這種「動能」分析相反的另一種模式則是「回歸均值」分析,回歸均值的邏輯是認為無論市場價格如何變動,都應該有個基準的核心價值,只是大部份的人不容易了解或推估這價值的基準跟幅度有多少,不過當一檔股票的價格因為大幅度的暴漲或者是大幅度的暴跌後,漲跌的力量會逐漸降低,這種偏移就會消逝,股票價格會再朝著過去的平均水準貼近。因此有些人則會去捕捉這些過度漲跌的訊息,作為進入或離開這標的的參考依據。

「基本分析」的成分同樣也包含了前面所提到的兩種模式,第一種叫做「動能」分析,這種分析是判斷公司營運的優勢是否能夠延續,如果一家公司過去長時間能表現良好,有好的產品,也建立起競爭門檻來創造獲利,那麼投資人接下來就可持續觀察他的營收狀況、競爭優勢、公司獲利是否可維持。投資人所參與的同樣是一種動能的趨勢,只是這種動能是公司營運與成長的動能,而非價格變化的動能。在「基本分析」當中投資人需要關注與評估的是用不同的工具與參數,判斷公司未來市場成長性跟競爭狀態,以確保公司的表現仍能延續這種趨勢。

「基本分析」另外也有種模式稱為「回歸均值」分析,投資人要掌握的同樣是公司營運與價格「回歸均值」的特性,透過對公司營運狀況的了解,可以估算應有的價格水準,外部市場可能會因為政治、經濟、投資人心理等不同因素,而造成股價變動,外在投資人的過度樂觀,會讓股價到了非常高的位置,一旦超出投資人心中估算的合理價格太多,投資人就可以邁出評價過高的股票,將資金轉向更有利的標的。而面臨市場恐慌賣壓時,容易導致股票價格過度低估,在投資人心中自然有一把合理價格的尺,再以優惠的價格,買進這些股票,然後等待價格回復到合理位置,這就是「回歸均值」的概念。

所以「基本分析」的投資人某種程度與「技術分析」的投資人類似,都是不斷在重複著兩種分析模式,就是前面一再提到的「動能」以及「回歸均值」。至於要怎麼做呢?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先確保公司的動能趨勢是否存在,投資人先選擇過去長期一段時間都表現良好的公司,這類型公司財務狀況穩健、營收持續成長、市場上目前競爭不會太激烈、公司可持續有盈餘與現金產出。如果在過去幾年都能夠有這樣好的表現,投資人就更可合理判斷這類型的公司相較於其他公司應該有更高的機率在未來都能夠維持,而投資人當然在每一個時期都要不斷檢視,所投資的公司是否都能夠在這營運良好的趨勢軌道上。其次則是做回歸均值的調整,透過對公司財務狀況與成長性的了解,投資人對於合理的股價區間就能有初步概念,或許不是太精確,但用一般常見的本益比、股利殖利率等都能算出個大概。而一旦發現市場上所看到的股價比合理股價高出或低估許多,就可藉由回歸均值的特性來避開風險或增加獲利機會。

1 則留言:

騰皓 提到...

回歸均值 的概念,顧名思義就是股價不論漲或跌,最後都會回到一個合理的價位

截至到2025年的投資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