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8日 星期日

陳進郎的股市大贏家

雖然現在已早不是用技術分析當投資主軸,不過看到這本之前紅極一時的書,我還是從圖書館借回來看。

這兩本書比較像是心法,而不是方法,裡面看不到太多告訴你如何判斷技術分析與操作,但花了95%以上的篇幅談他的心態與思維。

技術分析與基本面分析的投資大有不同,但書中有很多好的觀念還是很值得學習與再次思考。



作者寫了兩本書,第一本從他剛開始出社會摸索的心法開始寫起,如同一般人過去的經驗,聽明牌、找人討論、追求明師、學人家的技巧,不過有差異的是作者多了自己的思考,當親自實驗發現結果不如預期,一般人是仍硬著頭皮繼續做,但是作者則是改方法。

因此兩本書幾乎都是他面臨各種情境下,思考與調整的模式彙整。

「我用K線寫日記」

贏家集中力量
輸家分散力量

提到專注與專業,人家當副業,他當專業看待,「成功來自于專注在你喜歡且在行的事務」

贏家拿得起、放得下,所以賺大錢、賠小錢
輸家不敢贏、不認輸,所以賺小錢、賠大錢

提到投資普遍的人性,貪婪與恐懼。提出三個心法:不要太在乎、管理失敗、格局要廣

贏家不認為有什麼選擇是保險的
輸家只想做保險的選擇

贏家進場前先找出路
輸家憑感覺殺出血路

提到不要隨便輕信消息、搞清楚退路、不要撈過界

贏家買股票像買日用品駕輕就手
輸家買股票像買藝術品難以下手

提及確定自己要投資還是要投機,摸索一套有系統性的方法

贏家發現後面跟太多人而不安
輸家認為跟在別人後面才安全

贏家導因不導果
輸家愛放買後炮

檢討自己為何作對,為何做錯
作者分三類檢討:一類沒有打算要做,也沒做,二類認為不該做,所以沒做,三類應該做,但卻沒做

贏家織網捕魚
輸家混水摸魚

不用猜測,也不靠運氣,要靠做功課

贏家技術本位
輸家口沫橫飛

贏家把交易的複雜條理化,把股票做簡單
輸家不是把股票看得太複雜,就是看得太簡單

贏家把別人意見當參考
輸家把別人意見當藉口

提到賠錢的人都會自己安慰自己

大贏家原本只是個精益求精的小贏家
大輸家原本只是個一錯再錯的小輸家

提到反覆練習基本功,累積經驗質與量
列出三種方式:一實戰訓練與思考、二親自做記錄與檢視、三反覆練習
作者的信心來自于看兩百萬次線形與進出超過二十萬次

贏家扮演自己的顧問
輸家喜歡別人給結論

提到贏家自己找答案,獨立思考是最上策
一般人輕信專家的原因:一潛意識想加入群眾、二缺乏批判性、三習慣別人給答案、四對自己缺乏信心
做自己可掌握的事

贏家看盤忙著比較個股間最新的相對數據
輸家看盤只關心股價的漲跌

提到因為想贏,所以對資訊拆解、加工、歸納、比較和推演

贏家試著做
輸家坐著想

提到置身其中而不是隔空觀戰

贏家切入問題核心
輸家圍著問題打轉

提到三個提升知識庫質量方法:一不受限於社會觀點或操作規則、二積極的操練與思考、三拉高視野看事情的高度與遠見

贏家揣摩操作原則,越磨越利
輸家憑任感覺出招,時好時壞

「贏在修正 不在預測」

贏家從錯失勝利的打擊中脫胎換骨
輸家很難從錯失勝利的打擊中恢復

贏家檢討自己,尋找出口
輸家檢討別人,尋找藉口

贏家用經驗和直覺導航
輸家在期待和幻想中夢遊

贏家知道除了自己誰都靠不住
輸家把市場名師奉為神明,一路在找最靈的來追隨

提及不要被別人的觀點框住

贏家認為聽別人說,不如自己想
輸家希望別人說破,所以永遠勘不破

提及依賴會更弱勢,聽明牌會讓自己不守紀律,應用自己的準則為自己的投資負責

贏家認為做股票像打棒球,常練習揮棒的人才有較高的打擊率
輸家認為做股票像擲硬幣,沒賺到是因為時運不濟

贏家在技術分析跟基本分析之間選一個為主,並全程堅持
輸家為了符合自己感受,有時以技術分析為主,有時以基本分析為主

贏家知道只用三四條均線直接了當
輸家以為用越多條均線越有保障

贏家順應每個過程,把握當下做修正
輸家掛念已經過去的,期盼還沒發生的

贏家掌握賭的規律,走出舒適區
輸家搏個希望,常闖入地雷區

贏家認為大致的正確勝過追求不到的完美
輸家錯失最佳機會後,無心抓住次佳機會

贏家做股票像住旅店,該退房時不留戀
輸家在行情翻空時總有各種不賣股票的理由,所以長期住套房



這兩本書給我的心得:

雖然還沒到贏家階段,但自己檢討過去的自己,以及從身邊的人來看確實感觸很深刻。

輸家真的就就是聽信明牌,只想找簡單的路來走,靠運氣就覺得自己很厲害,但成功卻無法累積。

以下是補充重點

1.不要拼命找人家的理由來自我滿足,只有實際驗證對的方法才是方法
2.成功來自於徹底的花時間努力
3.仔細思考每個問題背後的要素,找出自己的系統
4.沒有想出來就能躺著賺的方法



1 則留言:

TZU 提到...

作者雖然強調自己操作是技術分析為重,但也說「好用的指標就幾種」。我想重點不是其用什麼分析,而是他建立自己的操作心法,投入大量時間實作、驗證、修正,反覆累積。

截至到2025年的投資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