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1日 星期五

為什麼投資要「配置」? 你該知道的三件事

(圖片來源:unsplash.com)

講到投資,很多人都知道要配置,不過為什麼要配置?

我跟許多人切入的觀點比較不一樣.......




很多人知道投資要靠資產搭配,也就是配置,來獲得想追求的投資結果。

但配置該如何做,很多人都有不同解讀。

我聽過比較多的,大致上有兩種觀念:

1.集中與分散

重視這觀念的投資人,認為難以精準預測市場漲跌,或是股票漲跌。因此買多個去分散,總比單壓一個好。

譬如買美國又買中國,就至少兩強的成長都有參與到,如果怕不夠,就再加個歐洲,但新興市場成長數據驚人,好像不能錯過,所以加個新興市場。

而債券也有收益,就補些投資等級債。高收益債的收益驚人,就再加個高收益債吧。
人家說通膨很可怕,所以抗通膨債也買一點。人家說房租比較能彈性隨經濟調整,乾脆REITS不動產也佈局一些。人家說市場不會每天好,萬一遇到大災難,沒什麼比得上黃金,所以黃金也要買一點。

這觀念下,要的不是精準,但求各市場有機會時不會錯過。

2.風險與報酬

這種觀念的投資人,重視數字呈現的結果,投資單一市場的報酬率很高,但波動度很大(個人覺得波動度是個很奇怪的定義),雖然報酬吸引人,但未來的報酬會相當不可控,可能賺很多,也可能賠很多。

因此把不同相關性的資產放在一起,就有機會從數字觀察到,看起來報酬率似乎沒有太大改變,但「波動度」卻下降了,因為這些資產可能在不同時期互有好壞,所以一好一壞在投資組合中相互抵銷,讓投資組合的總價值看起來變化不大,但只要這些資產的方向是正向的,整體價值就會提高。

所以透過數學的驗證,告訴投資人,雖然犧牲了特定某些市場的高報酬,但透過多資產的搭配,可以讓持有過程中整體部位更加安定。


但我的想法比較偏好從基本層面來推...

1.了解產品結構

為什麼股票高風險,債券就低風險?
回到產品結構,如果身為一個企業主,拿股東的資金營運,好處是有賺再分享,沒賺就共體時艱,但如果只用股東的資金,會限縮公司的成長,如果公司營運資金只有500萬,但看到一個機會,只要更多資金拿來蓋廠房買原料,就有機會賺到這筆利潤,如果光靠股東增資,可能不見得有錢,要靠公司賺錢累積,也是很多年後的事,緩不濟急,所以用貸款,可以解決這問題。

不過貸款的缺點,是對方不會跟你共體時艱,他每期就是要拿固定的利息,還要求你要把本金還給他。

身為企業主,在追求公司成長下,需要在這兩種資金抉擇。

而投資人,剛好是企業主的另外一面。我們可以透過股東身份拿錢給企業主,如果企業主賺到更多利潤,我們可一起分,但若經營不好,我們也需一同承擔,最差狀況可能拿不回投資金額。只是我們也有另外一種選擇,是擔任債權人,借錢給企業主,不要求分擔經營成果,但要如期給利息,到期還本金。

產品特性不同,帶來的回報就會不同。

2.投資是什麼

要能分到錢,也要了解錢從哪裡來。擔任股東角色,可從企業主的經營利潤分紅,如果擔任債權人,可索取利息,所以我們的獲利從這而來。

但要額外考量的是,我們用多少錢換取這些獲利,付出的金額越高,相對獲利率就不具吸引力。

除此之外,還要考量股東經營不確定性跟債務利息的不確定性,這裡的重點是風險。

3.適配與取捨

好,那什麼是配置。

就我的想法,配置是取捨。

如果突然有了1,000萬,該怎麼運用,投資人可能要思考,我怕不怕這筆錢不見,或是我想要比較高的收益。

每個人的需求與情況是複雜的,有的人賭性堅強,有的人不想承擔不必要風險。這跟年齡、財力、經驗等都有關係,既使同一個人也會隨著時間挪移而有不同決策。

因此放眼看市場,如果想要追求利潤,有不同類型的商品,具有各自的風險。而帶到市場時,一樣不同的價格,對應不同的獲利空間。而這些產品與市場的未來,對我們來說都有相當或高或低的不確定性。

因此投資配置的行為,我認為是抉擇取捨。

而投資組合的價值,我認為是人跟選擇的適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