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5日 星期五

凡事只要高股息? 有股息就一勞永逸嗎? 高股息能長期打敗大盤?


台灣ETF市場火熱,但大家一窩風的都是搶買「高股息ETF」,訴求不外乎是因為有高配息,有相當高比重的投資人屬於第一種投資人,其實不了解ETF是什麼,以及背後的原理,但只要看到配息高,就開始興奮。

所有討論的議題,不外乎這次配息多少?

對於這類的投資人來說,彷彿配息才是重點,放在ETF當中就是為了追求「穩定領息」,好像本金不重要,只要一直有息配發出來,然後配息率漂亮,甚至比銀行定存高,就是個不斷生錢出來的聚寶盆。

但對於本金是否會有震盪則不在意,直到市場真的動蕩了,才發現原來這個聚寶盆價格波動可以如此劇烈。

第二種的投資人,知道本金可能會有震盪,但目光還是放在配息上,認為只要能夠持續拿息,就能彌補投資成本,如果每年拿10%,10年就100%,就算股價再怎麼跌也不會跌到哪裡,配息一直拿最終就是穩賺的生意。

但對於配息其實就是來自於資本利得與投資股利,等於當下左手換右手並不在意,如果在討論區被拿出來講,就會不斷地找理由反駁,認為那是教科書的論點,或者只有在股票市場才有效,ETF的市場不是這樣。

我身邊也不少是屬於第二種的投資人,認為買ETF就是要買持續配息,且配息率高的,越高配息率就是高CP值。

第三種投資人,比前面好一點,知道除了配息之外,價格會震盪,也知道最終還是來自於配息填權,但卻因為過去一年到兩年的「長期驗證」,認為現在的高股息ETF都有再多加一層選好股票,股票比較會飆,所以很快就會填權,最後高股息加上很會飆的選股能力,ETF就利於不敗之地。

聽起來很厲害,但所謂的「長期驗證」不過就是這短短幾年的行情。


這類ETF都是透過機制加工,找出認為可以勝出或符合特定客群期待的報酬模式,但到底投資人需要的是什麼? 我有問過一些偏好高股息ETF的朋友,似乎都認為持續性的股息是他們的偏好,但至於總報酬呢? 則似乎不是很在意。

這是令我意外的地方,每當我跟他們分享,採用市值型的ETF才有辦法抓到完整的經濟報酬,但高股息的偏好者並沒太多興趣,既使很多資訊擺在眼前,也無法改變他們對於「配息」報酬的熱愛。

過往看過的資料,這類的機制ETF,總能在某些時候可以表現比市值大盤好,但整體長期的總報酬,最終仍是難以勝過大盤指數。

除非投資人有辦法每次動態調整永遠選到最好的ETF,不然對於這類機制型ETF真的就是一種「熱愛」,而不是對於總報酬的期待。

也有朋友問我選有配息能力好,又選符合ESG,又成長,又避開台積電單一權值太大的ETF,會輸給無聊的大盤指數嗎?

這個論點我是用另一個角度來想,大家都知道選低本益比、高現金流量、高ROE的公司大多是好公司,但這類公司的組成,如果都能長期輕易打敗大盤,那麼這麼多經理人似乎花時間研究如何打敗大盤不就蠻蠢的,而且人人都可以做得到,那整個市場應該是可以輕易被打敗的。

如果有,往往運氣成分佔相當高比重。


現在市場還在熱潮上,不如一年後再來看看市場如何表現。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