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ert Hung's Investment Blog 價值投資、可轉債交易策略、順勢交易 Money+雜誌最佳理財部落格Top 10、今周刊投資達人必修的10大財經網站、商業週刊十個素人投資學、部落格觀察財經類第二名。
2017年3月12日 星期日
不斷的練習揮棒
很久以前看過日本知名的職棒選手鈴木一朗的廣告。
在廣告中,他設定了夢想,並安排如何實現,他知道與夢想之間有落差,就透過時間與勤奮努力補足。
投資獲利這檔事,很難靠著勤奮補足。
但視野可以,人們可以靠著努力,拓展自己的視野,一旦拓展了視野,回過頭來看自己所做的一切,也會有所進步。
從去年起,我比照鈴木一朗的模式,跟自己玩了個遊戲。
我自己出很多考題,讓自己不斷去找答案。
這些考題包含「共享經濟是什麼」、「為什麼Costco比Walmart好」、「P2P匯款是怎麼做到的」、「區塊鍊與比特幣是什麼」、「數位支付有哪些形態,台灣適合嗎?」、「微信做了些什麼」、「阿里巴巴的佈局」、「Wells Fargo與其他銀行有什麼不一樣」、「美國運通與Visa或MasterCard有什麼差別」、「Walmart如何勝過以前更大的零售業者」、「私募基金是怎麼運作的」、「會員經濟」等.....
其次是從報章雜誌媒體看到的文章,也會花些時間去了解。
雖然很難學到巴菲特卓越的投資法,賺到大筆的財富,但至少可以學習巴菲特從年輕學到老的精神,讓自己透過不斷練習,多次的揮棒,讓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更進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圖片:unsplash.com) 最近聽到一種ETF的泡沫言論,就我聽到的算是第二層進化的分析。 第一層的分析,是認為ETF沒有經理人主動判斷,完全照著指數佈局,會有追高殺低的問題,不過這次第二層的進化版就有更多一層的論述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