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7日 星期日

關於電子雜誌的想法

(圖片來源: The Daily)

趁著連續假期,趕緊把手上一堆的電子書跟雜誌看完。

在閱讀的過程中,發覺到雜誌與報紙的些微不同,很多報紙的訊息簡短,且重時效,重點比較是在於交待事情的發生經過,但當同樣的訊息一轉到雜誌上時,就可以用比較多的圖片與較豐富的篇幅來分析整件事情的經過。

以簡單的想法來看,報紙的訊息替代性應該比較強,而雜誌則較能具有差異性....




在閱讀雜誌過程中,都看到中間有許多廣告夾頁,是雜誌把電子版當成類似贈品概念附送,相較於之前Apple想推出的概念似乎有些差異,概念上比較像是直接把實體版的雜誌變成電子版去賣。

但以這樣的方式,除非用非常便宜的價格,不然未必能夠吸引到讀者直接訂閱電子版。
之前自己訂閱美國的商周,對方是用非常便宜的價格同時提供實體版與電子版,但是電子版除了偶爾少數簡單的圖片之外,其實也沒太多差別,除非是剛好出門在外,不然閱讀實體版是比較舒服。
(圖片來源:Businessweek)

但是自己在閱讀雜誌時,始終會有個習慣,對於文章提到任何東西覺得不夠清楚,或者沒概念的,就會想查個清楚。

以自己最近的情況為例,在雜誌上看到一連串報導很多財團開始開商務旅館,我就會很想知道這些商務旅館地點到底在哪,評價如何,布置成甚麼樣子?

有些報導的是什麼人變成夜店教父,也會想知道這些夜店的裝潢,地點....

之前有集雜誌提到Apple周邊的產品設計公司Just Mobile得獎,文字寫了很多產品,但照片卻沒幾張,很難有共鳴,我還馬上去網路上查詢這家公司到底有哪些產品,然後該如何使用。
(圖片來源:Just mobile)

連續幾期的財訊、先探等都在報導台北與桃園的新建設,但可惜圖片沒有很多,地圖也只是局部,對於我這種對當地不是很了解的人,只能看個大概,但不了解全貌。就會很想剛好有個地圖可以查詢,就能夠知道這些地點到底距離機場有多近,到底附近的現在的區塊與未來的規劃對應起來會有甚麼改變?!

總覺得從雜誌記者花了這麼多時間講了很好的故事,但如果這些故事都能夠提供更多對應的工具,協助讀者進一步思考與判斷,過去一般的實體雜誌是線性的思考,但如果資訊能夠串連,有機會成為面向或立體的思考,這也許會是電子雜誌的價值所在。

過去的網站頁面簡單,很多公司覺得網路就是設計一個漂亮的首頁,然後把實體在賣的產品都變成圖片貼到網路上去,這是比較靜態的想法,但重點是網路的特性不只是讓人可以不受地域性影響直接擷取訊息,更有趣的是能夠與其他更多的訊息串連。

之前Apple與NEWS集團合作的The Daily電子雜誌因為訂購人數太少,不敷成本所以關門。
我對The Daily雜誌的了解不深,頂多從一些網路訊息看來是包含人手不足,無法提供足夠吸引人的訊息、每天免費新聞到處可獲得(現在還有一堆能夠到處抓免費新聞的免費軟體)、電子版的動畫與圖表不夠吸引力,也許還有其他不為人知的內幕等等,或者純粹是製作的成本太高,無法負荷....

但我覺得朝著把這種雜誌深入報導的核心價值,透過電子的優勢與其他訊息串連,仍有機會更凸顯電子雜誌的優勢。

過去每份雜誌都是整份在賣,雜誌商需要費盡心思去想封面應該放甚麼樣的主題才能夠吸引讀者有意願購買,而不是只在書店翻翻而已,用送贈品的方式也許是傳統的手法,不過如果透過電子資訊的整合。

譬如之前有篇在寫如何判斷房市的價值專刊,裡面一堆公式可用,就不該只是列在雜誌裡面要讀者自己抄,如果是透過電子版直接附加計算小程式在裡面,並且加入更多實際的房地產案例,以及地段地圖查詢等功能,應該更有機會吸引讀者買單。

也許可以跟iTunes賣音樂一樣,不再是包整本賣,只要某些單元寫的夠好,單獨抽出來賣也會有很多讀者買單。


以上純粹個人想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