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2日 星期六

佔領華爾街- 資本主義的對抗?


最近無論從國外,到國內,因為經濟的動盪,引起了許多對抗。
在美國,民眾抗議政府太過於偏袒華爾街以及大企業,造成一般社會大眾的生活困境。而在台灣,也可看到很多對抗,企業開始放無薪假,但是企業本身仍是獲利,而當企業競爭力不如預期時,最受傷的卻仍是比較弱勢的員工,在台灣,有錢企業大老以及基層爆肝員工的對抗也是持續進行.....


美國民眾抗議的理由在於許多華爾街的金融機構短視近利,為了賺錢而承擔過大的風險,但是一旦發生問題時,卻兩手一攤,要請政府來協助幫忙,最後高層主管作了錯誤的決策以及未能適時衡量風險,但領了高薪走人,只因為當初簽約就簽下了大筆獎金,有這樣的利誘,當然大老闆要想盡辦法放手去衝,能衝多少業績就衝多少,至於後果,反正有別人去承擔。

而金融機構發生危機的時候,基層的員工就比較苦命,要被減薪、裁員,背負著龐大的債務,以及房屋價值跌價,又失去了賴以維生的工作,只好把箭頭指向大企業老闆以及搶了他們工作的亞洲國家。

在台灣,許多大企業老闆,缺乏足夠的競爭力與遠見,習慣透過降低成本大量生產這種模式與其他國家競爭,一旦匯率些微波動,或者成本稍微上昇,那些微薄的利潤就幾乎消失殆盡。因此面對匯率,會說央行沒有控制好,對於成本,只能往大陸或者越南移動,面對其他同業的競爭,卻又缺乏差異性,然後再向政府請命,希望政府能夠幫忙支持。

這種感覺,有點像是變成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對抗。

但我個人仍傾向於資本主義的神奇魔力,就如同這篇文章開頭的影片所提及,資本主義很自私,但是透過自利卻可以讓整個社會更加進步。但是不可否認的,資本主義就像是自然界的物競天擇一樣,透過自然的淘汰,物種會為了適應環境而自我改善。許多企業如果面臨的產業狀況不佳,就應該自我調整,看是要選擇增加競爭力,或者轉型。

我有認識一些朋友,之前也經營過其他公司,一度很有賺頭,但是當競爭者搶入這個市場,發現利潤不如以往之後,就選擇轉換跑道。

除了企業之外,員工也應該是如此,如果發現某家公司經營不穩,就應該知道自己會有轉換跑道的一天,可以透過再教育,提升自己的學歷,或者外語能力,再不然就是強化競爭力,讓自己能爭取到更好的機會。

我有位長輩,從大公司的小小基層職員做起,但是自己期許未來每個階段都要自我成長,而且爬到更好的位置,所以除了加強自己的能力之外,每次的跳槽都是經過深思熟慮,一面強化個人背景,一面選擇關鍵的位置往上爬。

這應該是資本主義希望所帶來的結果。
但還是要了解,當初長頸鹿如果為了伸長脖子以期吃到樹上的葉子,就會仍然有那些吃不到葉子的短頸鹿因此而被自然淘汰。

這樣的淘汰會帶來陣痛,而社會主義則傾向於著重在此,希望能夠讓大家都吃的到葉子。


對於目前所看到的對立情況,我會比較認為是主事者過度想要介入這個淘汰機制,而將資源錯誤配置。

對於失去競爭力的雙D或者3D產業並不可憐,不須要去援助他們,當初美國與歐日許多DRAM大廠也是了解這方面的競爭力薄弱,所以選擇放棄。但我們越是不敢放棄,不敢轉型,就只能越陷越深,政府怕這些企業倒,銀行也怕企業倒,只好補助、減債。員工明明知道這些企業經營不善,但仍覺得這麼大的公司,政府不會讓他倒,所以選擇繼續留任。

對於歐美銀行也是,銀行犯了錯,應該倒閉,但是政府怕他倒,只好想辦法救援。越是這麼做,銀行就越敢去冒那些風險。一旦這樣的結果要銀行自己扛,董事會就會緊盯執行長,執行長就會緊盯負責衡量風險的單位。

政府,或者負責資源配置的人,對於資本主義的淘汰過程當中,應該把重點放在那些原本就弱勢的人身上,因為他們弱勢,可能在這樣的競爭中被淘汰,政府可以選擇提升這些人的競爭力,讓他們能夠加入競爭行列,譬如職能再訓練,或者對於真的無法參與競爭的人一些基本生活的保障。

說到這裡,後續再討論下去又是沒完沒了...

就經濟學來看,當初經濟大恐慌,有一方的人馬說是因為政府太晚去搶救市場,所以才會造成那麼久的大恐慌,幸好政府的手大力介入,才縮短了陣痛期。而另外一方面,則是認為原本這樣的陣痛能夠讓產業與經濟再造,而當政府的手一介入,就會切斷了這樣的機會,才會造成經濟動能失去方向,讓蕭條持續了很久。

這也是沒完沒了的討論...

總之,就現在的狀況來看,美國或者其他國家的經濟問題已經發生了,而各國政府應該沒有那個能耐讓大家好好痛一次,然後再來自我淘汰,所以應該還是會選擇伸出那「有力的手」。






我不希望這是一篇長篇大論的討論,純粹想到亂寫而已...



P.S. 想要增加投資競爭力,不要期待政府護盤或是主力不要坑殺散戶,就讓自己更有競爭力吧!

5 則留言:

elitie 提到...

謝謝分享
不管是什麼體制總是會有短視的人. 我們有這麼多科技大老板認為賺錢的時候應該入自己口袋, 賠錢的時候應該要全民埋單實在是很可惜. 這些人應該是最有能力帶領台灣一步一步的產業升級才對.
不過我是不覺得這是個純粹資本主義對抗社會主義的問題. 其實這也是有個中間點的. 像是加拿大跟許多北歐國家也都是被美國人認定為社會主義, 可是經濟本質上他們也都是資本主義, 政治上也都是民主. 重點是貧富差距相對小, 人民壓力小, 需要承擔風險的行業 (如銀行業) 相對不會為了短期的獲利承擔不了解的風險.

Albert Hung 提到...

謝謝您!

我並非指這是資本主義跟社會主義的對抗,而是主事者的資源錯置

至於北歐,我不是很了解,所以就無法評論了

william 提到...

我個人也認同競爭的資本主義,但事實上我們群體內就充次著2/8法則,多數的人認為凡事要公平,最好是齊頭平等,社會上疏忽了這些在前頭的少數是多付出大多數人不願付出的努力和時間才有今日的成就。

Albert Hung 提到...

哈! 這我也不知道該如何說起....

這樣又繞了一大圈,總之歐巴馬似乎重新希望把資金轉移到基礎建設以及教育還有技術發展上

索柏 提到...

類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的爭論,近百年來也沒有一定的結論。我們人類似乎還沒有智慧找出效率、公平、環保三者並存的經濟體系。

股市是賭場,是詐騙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