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量縮的還蠻可怕的,完全不像是身於八千多點的樣子。
外資賣超減緩,指數震盪打底。
根據過去幾次的跡象顯示,通常量縮的時候以波段底部的情況居多。
這次可以來觀察是否依然如此!!
參考指標:
短線:空
中線:空
長線:多
以趨勢來看,中期波段趨勢被跌破,是比較惱人的問題。
所以中線指標跟著下翻,不過近期的量縮與均線支撐,是個可以尋求「慰藉」的機會。
討論區的悲觀與看空氣氛迅速濃厚,這對短期偏多的人來說應該是好現象。
有時候大盤與個股的掌握度不一。
可能某個時期對大盤沒有方向感,但是個股可以賺錢。
有時候個股沒有動靜,但是靠著指數還是有些獲利。
兩個能夠相互搭配,是比較好的作法。
今天有網友跟我說有人光今年目前為止就賺了三倍,真的很嚇人。
以前我也會很希望自己能夠有辦法短期內就賺到很高的報酬。
不過高報酬來自於承擔高風險,我一向不是太喜歡冒險的人,故然比較難掌握到高倍數的獲利。
-----------------------------------------------------------------------------------------
今天聊到ETF,就順勢分享一下對於指數的一些想法。
對於很多經理人來說,S&P500是個重要的績效參考指標。
過去幾十年以來,S&P500也是表現相當優異,讓許多基金慘敗在他手下。
美國市場是相當有效率,而且迅速反應的市場。
很多訊息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反應,讓價格快速到達「合理」的位置。
因此大多數的投資機構平均要打敗這個指數並不太容易。
(尤其是加上營運費用與投資限制下)
但是令我好奇的地方在於指數能否打敗指數?
如果S&P500並不是五百檔股票,而是499檔,或是501檔... 那績效會不會有明顯的改變?!
假使要新增幾檔,或是淘汰幾檔,又該依照什麼方式去篩選?
現在大多數的指數都是市值加權。
市值加權能夠明顯的反應市場對於一家企業的偏好,但是對於整體報酬來說並不見得合理。
以網路泡沫為例,當時有很多網路企業根本沒賺錢,但是市場價值已經比傳統有獲利的產業高出許多。
而這些高市值(卻不賺錢)的公司,可能在指數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反之,很多好公司,可能長期都有穩健獲利,卻只因為沒有什麼題材,而使股價偏低。
這種標的,在指數當中可能佔的比重就比較小。
一旦市場狂熱,就很有可能造成「追高殺低」的情況。
如果市場反轉向下,短期內會讓指數的報酬變的相當難看。
這也是我覺得台灣五十ETF在很長期而言表現是正向穩定,但是短期內卻很難掌握的原因。
畢竟五十檔股票當中,還是有些好公司、也有爛公司,有高估的、也有低估的。
我覺得高股息ETF是個不錯的方式。
至少他已經進一步從前五十大市值的公司當中,挑選一些殖利率比較高的企業。
進階的把所謂不賺錢,或者體質不佳,只因市場狂熱而膨脹的公司剔除在外。
我看過有某個部落格,專門以台灣五十的成分股為投資標的。
並且從中篩選出強弱勢的股票,藉此來打敗大盤。
元大之前的基金也有其中一項策略是先貼近大盤組合。
然後主動去調整權重,給予好公司更多一點權重,然後降低一些不佳的公司權重。
靠著主動調整,讓整體績效會貼著大盤走,但是又表現的比大盤好一點。
我覺得這是不錯的作法,只是調來調去,如果調整的太積極,又變的跟主動式基金一樣了。
真是令人困惑的迴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