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4日 星期六

約翰聶夫談投資

這本書是我在圖書館看到的,立刻把它給借回家。

其實在這之前,我對約翰聶夫並不是很了解,只知道他曾經是某個風雲基金經理人。
後來看過了書才知道,原來他把溫莎基金從一個很小而且隨時可能關門的基金,變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基金。

操盤的31年之間,曾經22年打敗大盤。雖然沒有連續的紀錄,不過持續累積表現平均每年勝過大盤3%以上的報酬。確實是相當傑出的經理人....

貪婪的智慧有篇談到這本書的文章:點選此處

博客來書局也有相關介紹:點選此處

有人說聶夫是採用價值投資法,他絕得不完全如此。

也有人說他是採用逆勢操作,他也覺得不見得。

他自己認為比較合乎的說法應該是「低本益比」投資法。



低本益比並不是我前面所提到看到股票本益比偏低就買進。
而是他選擇的標的,一律以低本益比為首選。

攤開他的投資組合,許多公司的本益比都是在五倍到九倍之間買進。
他的原則是本益比最好為個位數,這樣才有投資價值。

他認為買低本益比的股票,損失的風險比追求高本益比股票還要安全。
不過當然低本益比並不見得都是好公司。
因此買在低本益比只是第一要件,其次還要考慮到公司的營運層面,是否將來還有機會。

雖然不見得每次低本益比買進都讓他賺到大錢,但是長期而言,他的表現依然相當卓越。

他自己還設定權衡投資法,不單壓特定族群的低本益比標的。
他把配置平均分散到循環產業、低知名度產業、高知名度產業等...
聶夫認為均衡的配置,有助於他在不同的時期都有機會享有不錯的收益。

聶夫並不認為高本益比或是高成長性的公司中,投資人有辦法常常抓到未來的趨勢。
不過針對表現穩健,但是被打壓的低本益比公司,他反而覺得相當有機會獲勝。

他提到這種作法並不見得能夠致富。
不過確實可以讓投資人提高投資勝率。


他的出場決策跟巴菲特相當類似。
就是:
1.公司體質變壞
2.價錢達到目標(變貴)


看來這兩個老頭子是有志一同。

不同的地方在於巴菲特逢低買進,是著眼於公司有很強勁的護城河。
而聶夫比較積極的觀察公司營運與市場狀況,只要認為公司仍有機會,就會買進。

看起來有些類似,不過又有些不同。
另外相同的地方是兩人在投資領域上都因為逢低買進,而享有傑出的長期獲利。

這本書蠻值得各位朋友去看。

沒有留言:

股市是賭場,是詐騙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