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4日 星期六

有關於可轉債交易的績效

最近接連跟幾家券商接觸,稍微討論了一些有關於可轉債操作的技巧。

其實大家都是採取Delta的波動率交易,只是Delta的計算跟部位的拿捏上有些差異。
兩家都是包裝成私募基金形式,一家一年大約8%左右報酬,另外一家則是差不多6%。

跟他們透過精確計算的操作手法比較起來,我顯得粗糙了許多。
而且還蠻多標的都不太一樣。

在聊天過程當中,大概也注意到了幾個特點。
譬如計算純債券部位的折現率,以及隱含波動率的穩定性、CB流動性等等...

有些地方確實我沒有仔細去研究過。

感覺起來我似乎在誤打誤撞之中,還抓對了不少趨勢。

只是如果這些專業機構創造6%~8%左右的報酬算是不錯,那麼在台灣這塊市場或許相關的操作模式預期收益大致上就是如此吧。

這樣的報酬率,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大多頭走了好幾年。
對於許多投資者來說相當不具有吸引力!

我記得以前接觸投資型保單,上面都會寫說只要每年有8%左右的報酬,只要20年就夠讓你致富了。
但是我詢問身邊的人,大家都覺得6~8%真的太少.....

我也想嘗試代操,不過居然乏人問津。
看來大家比較喜歡那種每年20~30%的績效。

我只能把這套三腳貓功夫留著自己慢慢玩了!

沒有留言:

股市是賭場,是詐騙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