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角財經筆記」最近新寫出了一篇文章。
叫做「標普500的一天」,描述一個人的生活,如何在無形之中處處跟S&P500的成分股接觸。
不僅是我們如此,在全世界各個角落,也都有許許多多的人,正用著S&P500的產品與服務。
老實說,我不清楚S&P500之中到底有哪五百檔成分股,不過這是一個主要的概念。
巴菲特跟彼得林區應該算是大家剛開始接觸投資,最常開始仿效的對象。
(雖然近幾年來已經被期貨與避險基金大師給取代)
這兩個投資大師,其實都有類似雷同的投資觀念,就是從生活當中的必需品,去尋找好的企業。
當初小弟我剛開始學股票,就是看了三本彼得林區的著作之後,馬上開始下手。
第一件事就是跑去光華商場繞一圈,然後開始回家找股票。
我永遠記得買進的前三檔股票分別是:台積電、宏碁、華碩
宏碁跟華碩應該不需要我贅述了,只是台積電是間接考量到市場代工的地位,所以選擇了這些標的。
說實在的,當初如果買了不賣,現在的績效也是很可觀....(買入時點為1998~1999年)
不過彼得林區有個小缺點,就是對於價格與標的比較沒有那麼嚴謹。
他自己承認買錯的股票一大堆,但是往往抓到幾隻大魚,就夠彌補那些小額的虧損。
除此之外,他還是習慣從生活當中許多不可或缺的商品去尋找投資機會。
巴菲特也是如此,只是他相對嚴謹了些。
要從身邊找尋好的標的,其實不難,不過他盡量不亂槍打鳥,而是寧願再次過濾標的,把一堆常見的好公司列出來,然後再去篩選「長期表現良好」、「ROE穩定」、「產業地位穩健」的標的。
最後則是耐心的等待價格。
說了那麼多廢話,好像又離題了.....
好吧,不如直接說結論。
面對美國強勁的企業能力,如果美國本土經濟狀況不佳,許多企業還是可以從其他國際市場當中獲利。
不知道該如何選股者,可以參考直接買入S&P500指數,長期投資。
買進時點為「氣氛悲觀時」。
管他悲觀之後還有沒有更悲觀,總之在極度悲觀時買進,長期持有,總是比樂觀時買進,然後長期持有要好。
譬如現在投入,已經比之前高點投入的投資人便宜了將近20%。
另外,如果覺得買ETF不妥,一點快感也沒有....
可以選擇投資成分股...
必要條件是:
1.ROE要夠高,且穩定
2.產業地位穩固,不怕競爭者挑戰
3.產品不會亂變化、單純易了解
4.價格夠低
以大家都愛的麥當勞為例:
下圖為歷年ROE,除了02年不知道是不是景氣不好之外,其他時間的ROE平均都有15%以上
下圖示麥當勞的歷年走勢...看起來頗嚇人!!
如果客倌覺得這檔股票不錯,可惜它的本益比高達27倍。
這時候價值投資人應該要覺得「股災」很可愛,希望每天都能夠愈到股災,才有辦法已便宜的價格買進這些標的。
本益比27倍=3.70%的報酬率,其實是不划算的。
其實這次股災對麥當勞來說,真是不痛不癢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