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有很多人討論有關於目前的理專氾濫現象。
但是我還是想要發發牢騷。
還記得以前有次去富邦銀行應徵理財專員的時候。
對方開口第一句話就是問我:「你要當白金理專還是一般理專?」
聽到對方這麼問,我還差點傻了眼。
難道理專這麼缺人嗎?!
後來我才知道這兩個的差別。
一般理專底薪32K到35K不等,至於獎金部份。
白金理專一個月的手續費收入要300萬。
而一般理專一個月的手續費只要150萬。
不過後來當然還是沒去.....
從剛開始接觸這塊領域的時候,其實就對所謂的理財顧問這樣的工作有興趣。
協助他人進行理財規劃,兩方面都可以獲利。
這樣的工作其實是蠻有意義的。
只是台灣的銀行實在是把理專硬是搞成銷售機器。
根本沒有所謂的財務規劃。
而是把所有公司能夠賣的商品全都拿出來賣。
看看對方能夠接受什麼樣的投資商品。
然後想辦法賺取手續費。
等到客戶買了商品之後,賺不賺錢其實就聽天由命了。
每個公司不定期都有所謂的主打商品。
不管你的客戶要不要,每個人都有所謂的額度。
就算是再差的商品,你也要想辦法推出去。
這當然就失去了理財規劃原有的用意。
其實現在的理財專員,只能說是客戶對銀行的單一窗口。
協助客戶在對銀行往來之間,能夠由特定人士來協助。
如果想要購買銀行商品或是其他交易活動。
可以透過這位專員來協助。
所以理專應該稱為「客服專員」比較合適。
什麼樣的服務才叫專業??
我不是大戶,沒辦法享有外商銀行所謂的頂級財務顧問服務。
不過公司卻很榮幸的有這樣的機會成為銀行的大客戶。
同樣是購買基金。
當我手上接過瑞士銀行的財務分析書與本土投信的對帳單。
我明明白白的感受到那種所謂的「奇蒙子」是怎麼一回事。
同樣是買一般型的基金。
本土投信(有些外商投信也是)只用單一一張廣告似的用紙。
上面簡單的列出客戶所交易的明細項目。
整頁的對帳單上面,什麼東西都有。
在背後還想盡辦法能打廣告就打廣告。
一張好好的對帳單弄得跟廣告廢紙一樣。
反觀瑞士銀行的貴賓理財的財務分析書。
上面就算你只買一個商品。
還是一樣厚厚的一疊分析資料給你。
用紙用料可跟一般的廣告用紙大大不同。
那種紙的質料,就算一般人想拿來列印照片都覺得有點捨不得。
裡面從第一頁開始告訴你這本分析書有哪些內容。
然後開始分析所謂的投資幣別、商品總類、收益分布狀況。
或是其他投資建議。
對於他們來說,大量的廣告,反而會讓客戶覺得不夠專業。
套一句常常在mobile01上面看到的用語。
「爽度直線上升」。
不用理財顧問多說什麼。
只要有錢的都會想來揮霍一下。
跟本土銀行、投信比較起來。
很明顯的就看的出差異來了...... 發表於 2005/04/26 07:35 P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