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個禮拜,很有意思的連續兩家投信來找我介紹私募基金。
不約而同的,都是在以可轉債的選擇權為標的的延伸性商品,而顧問與CB來源都是大華證券.......
可見最近私募市場有殺的多火熱,同一個標的跟方式都有兩家搶著發行。沒過幾天之後,又有第三家投信來找我介紹可轉債的私募基金。雖然方式比較有些不同了,不過還是擺脫不離可轉債這三個字。
在一個意外的機緣,我居然踏入了先前完全不了解的可轉債領域。
過去念過書的都知道,可轉債的套利方法,就是當股票市價高過可轉債能轉換成股票的成本時,可以把可轉債轉成股票賣掉,或是放空現股後拿股票去回補。
可轉債的優勢就是進可攻退可守。股市下跌的時候,只要可轉債發行公司營運沒問題,債券就相對抗跌;股市上漲時由於可以轉換成股票,因此同時能夠享受到股票上漲的優勢。
不過如果光靠知道這個就想要從可轉債當中獲利就太天真了。
市場上的大戶不是笨蛋,會玩可轉債的都是投信法人或是其他券商。整天有一群人用報價軟體配合著同一套Excel監督著CB價格與現貨的差異。
剛開始第一次接觸CB時,券商弄給我ㄧ套Excel檔案,我只要把報價軟體的價格拖曳到Excel當中就能夠馬上透過其中的公式算出套利的損益。同時Excel還很貼心的設計看是用一套資金還是兩套資金來操作,輸入預計轉換時間後,損益數字或是收益率馬上就出來。
坐在電腦前面,只要事先把數字跟連結設定好,後續損益馬上就看的到。
不過後來才知道,不僅是這家券商,其實幾乎所有的券商法人都有這種類似的Excel檔案。許多擋案居然連格式都一模一樣。(原來是大家互相抄襲)就連ECB也是這樣操作(我還想說法人應該有比較科技的方法可以計算套利空間)。
在同一個時間,我相信全台灣有上百個跟我一樣盯著螢幕看Excel的交易人員,想要搶在他們面前獲利實在是相當困難。當看到價差出現,通常可能是已經沒有融券了,或是正在停止轉換期間,亦或是CB的轉換條件上有特殊的定義。
基本上看到螢幕上出現個2~3%以上的價差可能就有鬼,隨意放空不是失敗就是有問題。因此在池子裡的魚越來越少下,而漁夫卻還是那麼多。要靠傳統的方式尋找套利基會真的很難。
因此才會有那麼多基金或是法人不打算用原有的方式套利,而是改採可轉債與選擇權分離或是透過CB與現股、或是與大盤之間的互動來浮動套利。並不像過去那樣真的等到現股的價格上來之後才放空。
透過浮動套利的方式,能做的機會就多了,不過這還是得看各家的功力才知道操作績效如何。
為了追蹤每個可轉債的轉換條件,我弄了一個Access檔案每天過濾可能出現的機會,然後開盤後就定期追蹤那幾檔CB。幾番歷練過後,針對某些狀況已經能歸納出獲利的方式。不過這種大好機會並不是每天都會出現。
(只是這種撇步不能公佈,因為小弟還希望等著退休之後可以拿來自己操盤用。)
最近去書局翻到一本書剛好也在講套利。我很好奇的翻了翻書的內容,裡頭也同樣有講到可轉債的套利方式。霎那之間,真是不希望這種書會普及,萬一大家都來做CB套利,那我還混什麼飯吃?!
不過既然都已經出版了,還是跟大家分享一下。這本書我沒仔細看過,不過略翻了一下,確實在操作CB套利時該注意的事情這本書大致上都有提到,比光讀概念的書好多了。
這是博客來的介紹: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69635
內容簡介
書中所舉實例均為作者親身經歷,並用簡易的實務操作方式呈現,使讀者在生動有趣的文筆與觀念引導下,輕鬆愉快地進入投資致富的殿堂。--中山大學財管系教授兼育成中心主任 徐守德 讓這本書能更貼近實務,期能深入淺出,循序漸進地引導讀者認識套利的本質,熟諳套利的技巧,了解套利的真諦。--中山大學企管系教授 黃北豪 自《套利Step-by-Step》及其增訂版發行以來,低風險、乃至零風險套利,已成為金融界與投資人高度關注的主題,如今,隨著台灣金融市場持續創 新演進,新的套利工具與模式不斷推陳出新,作者因而在《套利ⅡStep-by-Step》一書中,進一步將套利操作技巧拓展到期貨、選擇權等領域上,為讀 者提供更多元的投資獲利管道。 本書不談深奧的大理論,純粹從實務面出發,按部就班告訴你如何蒐集資料、計算報酬率,如何進行操作。擁有本書,你就可以輕鬆地成為低風險的快樂套利人。 作者簡介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