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1日 星期三

統計數量能否取代經理人的判斷?

香港新對沖基金公司MaunaKai推出的新對沖基金,有別於過去靠著經理人蒐集研究報告用經驗去判斷的方式。
而改用各種不同經濟變數的相互關聯性去判斷該投資什麼樣的商品。
人腦與電腦除了在西洋棋以外又一次的大戰.....
兩位曾經在高盛與摩根史坦利的投資銀行家在去年開始籌劃他們的「數量基金」,而這也在香港引起了一陣風潮。
如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前亞洲區主席Stephen Stonefield等,都投入推出數量基金的運動。而Frank Holle是亞洲數量基金的先行者,他在去年初就在新加坡成立Quant Asset Management,他認為數量基金幾乎是前途無限的。
所謂「數量基金」就是有別於過去一般基金的人工判斷選股方式。
而是採用許多統計的計算去挑選投資商品。
系統不會有自己的主觀判斷,而是存脆依據不同商品、不同期間與對事情影響的相關性自己去挑選適合的投資標的。
這樣的基金或許未必能夠產生相當傲人的報酬,但是卻能夠在穩定而長久的期間當中產生穩定的收益。
這尤其對於長期需求的投資人特別有幫助。
目前這些基金公司都試圖在尋找一套更加優異的系統來篩選標的,而就因為在市場上每個篩選機制的方式都有所不同,因而選擇出來的投資方式也有所差異。
不同的基金系統將會針對不同需求的投資人去設計,而不再像現在市場上大多數人無論年齡跟偏好都只能面對同一類型的操作方式。
這套系統對於經理人的操作績效也是個相當大的考驗。
以目前經理人難管,費用又高昂、難以培訓之下。
如果有套系統能夠準確的協助判斷投資標的,績效又不比人工篩選差。
那麼未來勢必會有更多的基金會開始加重系統判斷的投資比例。
到時候可能人工判斷反而成為了輔助系統,只負責排除類似911或是319之類的特殊狀況。
目前許多平衡基金也開始透過這樣的方式來修正投資策略。
希望以系統輔助的方式去降低波動或是風險,讓收益更加穩定。
最後補充一篇對該檔基金的訪問(取自聯合新聞網)
日盛投信今年以來股票型基金表現成為市場焦點,不過,另一個平衡型基金的改造工程,正在默默進行,幕後推手正是具哈佛經濟博士學位的香港對沖基金公司Maunakai負責人陳氜(Lewis Chan)。
儘管台灣尚未開放募集對沖基金,但陳氜認為,對沖基金操作策略多,可運用在台灣的共同基金上,要像過去動輒二、三成的報酬已不容易,但10%的目標報酬不難實現,以下是他接受本報專訪紀要:
問:市場盛傳對沖基金今年在台灣流竄,可信度有多高?
答:全球對沖基金規模號稱1兆美元,許多人對股價波動無法歸因,就賴到對沖基金頭上。就我了解,台股今年以來指數墊高,還是以共同基金居多。對沖基金想在台股套利,著墨可轉債部分居多,買現貨比例極低,而且可能只會投資一、二家叫得出名字的科技大廠或金控。
其實,對沖基金公司規模不用大,我認識的一家紐約對沖基金公司,只有三個人,而且只投資半導體大廠,或許如台積電之類的大公司也在名單中,但投資比重不高。
問:為什麼你們在香港成立的對沖基金,鎖定亞洲?
答:歐美市場對沖基金已接近2%、3%的無利可圖狀態,我的一位歐洲大客戶告訴我,要不是我們的對沖基金聚焦亞洲,他可能連談都不想跟我談。有趣的是,一些台灣大戶,現在還在買投資歐美的對沖基金,反倒是歐美客戶,對瞄準亞洲的對沖基金興致勃勃。
我們在亞洲鎖定日本、台灣和南韓三個市場。雖然我們公司總部在香港,但香港外資多,市場效率較佳,對沖基金只有在「不效率市場」才有賺頭。
不過,因為我們追求絕對報酬,風險不像一般對沖基金給人的感覺那麼高,過去對沖基金動輒二成以上的報酬不容易達到。
問:今年台灣打著計量模型的投信很多,你們的特色在哪?
答:我們是香港第一家以計量模型為依據、投資亞洲的對沖基金。也就是說,我們依據電腦模式和統計數據做判斷,而不是依賴基金經理的主觀判定。
我之前曾在香港科技大學任教,也有多年投資界經驗,現在日盛投信引進我們設計的這套模型,將公司基本面價值、會計資訊品質、分析師盈餘預估和股價動能等轉換成可量化因子,不用花多大力氣,就可以每天檢視700多家公司,再微幅增減非核心持股。
同樣利用計量模型,我們的模型可以成功克服計量經濟學上,所謂「共線性」的問題,而其他模型可能只把一堆變數丟進模型中,忽略各因子間相互影響部分,個股預期報酬可能嚴重失真。
問:對沖基金是長期趨勢還是流行商品?
答:對沖基金4月表現不大好,近期「唱衰」對沖基金的聲音也很大,但我認為,對沖基金將成為新的資產種類(new asset class),當報酬率不像以往那麼驚人時,對沖基金市場會變得更成熟。 發表於 2005/06/17 10:57 AM

沒有留言:

股市是賭場,是詐騙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