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完IC設計股,這次換成殺LED與太陽能類股。
亞洲股市依然震盪,台股暫時翻紅,不過情勢依然不明。
昨天如果看成第二個跳空缺口,那或許還有一小波可跌~~
外資賣超七十億,值得注意的應該是投信終於棄守,賣超超過二十億,小額操作的自營商也賣超十億。
CB很多都已經跌破100元票面價格,在目前尚無機會,加上考量資金成本下,很多標的都被丟了出來。
未來或許這些標的又會重新有他的舞台。
今天大盤止穩,不過如果再有一波跌幅,我想還是會繼續承接。
輔祥這波的空單賺到了,不過CB也跌慘了。
這次的體驗是,太貴的CB真的不能隨便亂接,要被打回面額並不是不可能。
前陣子看到一篇資料剛好讓我想到一件事。
裡頭有過去幾十年來的小型股與大型股的報酬率。
標的應該是美國市場,小型股平均每年報酬率可達將近20%,大型股也有10%。
看起來小型股確實相當有爆發力,很多人只考量到小型股的波動性高。
不過另外一方面,小型股指數或許可以持續創新高,但是有很多當年的成分股可能已經早就倒閉或下市。
我們看到的結果,只是指數呈現的報酬。
如果投資人買了那些小型股,有可能看到指數創新高,但是手中的股票已經成了壁紙。
這就是ETF的好處,追蹤指數,不用擔心你買到的標的變成壁紙。
道瓊工業指數持續創新高,不過成份股早就換了一大批。
甚至有很多龍頭產業如石油公司或是鐵路公司早就關門了。
買指數就可以避免這個風險。
現在很多投信投顧都大量引進各種基金。
不過怎麼沒看到有投信投顧直接引進全球各種ETF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