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15日 星期日

葛拉漢論價值投資(看一半的心得)

老實說這本書我還沒看完,大概只看了前面幾篇。

不過連同之前葛拉漢自己的著作一起看下來,稍微對他的分析模式有些許的認知。

這本書並不是葛拉漢寫的,但是卻是原作者把他所有發表過的文章與公共場合發表的演說內容摘取出來,讓讀者更能夠了解葛拉漢的分析模式。

在他那個年代,資訊並不如先在這麼發達。
很多投資理論都還沒有成形,因此在資產定價上面會有很多的錯誤產生。

我很佩服葛拉漢對於產業財務狀況的分析,花了很多時間去了解市場概況。
他說他無法去預測股價與市場方向,但是可以透過一些基本的觀念衡量這個投資是否有價值。

有些公司曾經因為市場不佳,明明有賺錢,但是股價還是低的離譜。
但是可能幾年後市場狀況好了,公司變的普通,而股價卻高的嚇人。

葛拉漢的原則,就是透過許多合理且嚴謹的分析方式,去說明怎樣的價格合理,而怎樣的價格又不合理?!

他操盤的投資組合當中,有許多公司都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
主要就是透過它的衡量,發現公司價值遠比股價低許多。
有些公司甚至市值還低於公司手中的現金總值。
他喜歡發掘這些不合理的情況,然後趁機買進。

當時跟現在一樣,很多分析師都喜歡用預期的方式衡量一檔標的。
而葛拉漢選擇合理的價值,與本益比,只買進有賺錢,但是股價被無理打壓的標的。

市場上很多人可能對於葛拉漢的投資法則不太認同。
認為他只是「煙屁股投資法」專門檢那種沒人要的爛公司。
不過越看他的書籍,我越可以稍微感受到為什麼巴菲特先生會對他如此的推崇。

因為真正的重點並不是葛拉漢的選股方式,而是他看待有價證券,與對證券分析的原則、精神。

補:
葛拉漢為了想辦法把他的一些選股方式具體化,因此他簡單了列舉了三個條件:
1.本益比7倍以下 (其實未必,葛拉漢是希望至少殖利率應該是投資等級債的兩倍報酬)
2.過去一年最高價的一半
3.公司淨值

以上三點最低者,就是葛拉漢建議買進的價格。

很多人會問,那分析公司呢? 那...未來盈餘呢?...
葛拉漢認為那些並不是重要的,只要公司體質沒問題,對未來的預期並不是衡量證券的重點。
不過這樣的假設,也是基於美國有廣大的內需市場,很多公司長期表現穩健。
葛拉漢覺得公司長期總是會回歸一個均值,因此以均值去衡量公司價值即可,不需要特別假設公司未來營收會大幅增加,或者大幅縮減....

就葛拉漢六十年的操作來說,他認為成果非常令人滿意,而且希望找人挑戰他!!

我猜想,巴菲特說他把葛拉漢的書當作床頭書,又避開華爾街,回到自己的故鄉從事研究。
為的就是要避開華爾街的那套投資法則與觀點。

又要回到最近常常對自己說的話.....
我希望盡量不要預測大盤,而是靠著長期買進一些好的公司,讓公司來替我賺錢。


我這本書還沒看完,等到看完之後可能又會有不同的感想.....

沒有留言: